70多年前,由当地民歌改编的《康定情歌》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向世界推荐的第一首中国民歌,并作为地球杰出歌曲被送上太空。20世纪90年代,这首歌曲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全球最具影响力”的十首民歌之一。这首歌文辞简洁、旋律优美、情感真切,展现出康定天、地、人、城之间的美好场景。
10月28日,省政府新闻办在四川新闻发布厅举行“万千气象看四川·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康定专场。发布会上,康定市委副书记、康定市市长李森从“雪域高原的清澈之美,民族和睦的团结之美,经济发展的活力之美和人民安居乐业的祥和之美”对康定进行了介绍。
打造精品旅行线路
“我想首先用‘三个第一’来简单介绍一下基本情况:康定是四川涉藏地区第一个县级市;康定的经济总量位居全省涉藏县(市)第一;截至目前,康定的环境空气质量指数位居全省第一。”李森说,简而言之,康定有三张面孔:年轻、美丽、活力。
2024年,康定GDP达到134.46亿元,稳居全省涉藏县(市)第一,并获评“四川省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进步显著市”,经济呈现出勃勃生机。“康定之所以经济活力十足,背后是产业发展得好。”李森表示,作为天府旅游名县,康定打造出包括“遇见贡嘎”精品线路,串联雪山、湖泊、草原的“钻石线路”,深入民族地区村落的“黄金线路”,徒步穿越原始冰川的“经典徒步线路”等一大批旅行线路;连续6届的康定情歌国际音乐节,已成为四川秋季文旅的“金字招牌”之一。今年截至目前,康定共接待旅游人数达1232.95万人次,旅游总收入135.47亿元。同比分别增长7.36%和5.44%。
发展特色农业产业
“康定以大雪山脉折多山为界,分为折东和折西两个片区。两个片区的土壤、气候等条件截然不同,我们因地制宜,发展形成了两地不同的、各具特色的农业产业带。”康定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罗德强说。
在折东片区的大渡河流域高山峡谷区,重点发展特色水果产业,现已建成产业基地1.93万亩,年产量6900余吨,年产值约6500万元。在折西片区的立邱河丘状高原区,则重点发展青稞、错季节蔬菜与牦牛养殖等产业。
在突出地域特色的同时,康定坚持打好生态牌,充分利用其“天然净土”的生态优势,发展低化肥、低农药的洁净农业。高原孕育的蔬菜水果品质优异,其中红皮萝卜(芫根)等特色产品以脆爽可口、甘甜化渣的独特品质畅销北京、上海、成都等大城市。
目前,康定正在全力打造“有机康定”品牌,已取得“两品一标”认证30余个,为推动现代农业提质增效奠定了坚实基础。
大力开发水能资源
康定市副市长刘涛表示,康定作为川西北生态示范区的核心城市,也是长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届市委市政府就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
在清洁能源方面,康定以大渡河流域为重点,大力开发水能资源,总装机规模达到687万千瓦,同时建成投运了川渝特高压工程。2024年,全市统调上网电量高达261.35亿千瓦时,完成产值68.76亿元。下一步,康定还要确保金上─湖北±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线路工程按期建成投运,畅通清洁能源外送的“主动脉”。同时,开工建设甘孜道孚500千伏输变电工程(康定段),加快新都桥220千伏变电站前期工作进度,持续优化市内电网结构,为清洁能源的接入和消纳提供坚强支撑。“成都重庆等大城市的万家灯火和湛蓝天空,都有甘孜能源的贡献。”刘涛说。
在绿色矿业方面,康定锂矿资源特别丰富,与雅江、道孚交界地甲基卡,已查明氧化锂资源储量达229.15万吨,潜在氧化锂资源量超350万吨,有望成为全球储量最大的硬岩性锂辉石矿区。下一步,康定将集中力量推动项目建成投产。
华西都市报-封面新闻记者李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