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胜收官“十四五” 争先进位话发展】
【新数据 新亮点】
武威书写高质量发展新答卷
每日甘肃网兰州10月21日讯(新甘肃·甘肃日报记者金奉乾)记者从今天上午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决胜收官‘十四五’ 争先进位话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十四五”以来,武威市锚定“走在前、干在先,勇当全省高质量发展生力军”目标定位,全力建设现代化幸福美好新武威,全市地区生产总值接连突破600亿元、700亿元,2024年达750亿元,预计今年达到800亿元以上。在全省高质量发展综合评价中,武威市先后12次荣获“贡献奖”或“进步奖”,书写了赶超进位、跨越崛起的奋进篇章。
五年来,武威市因地制宜打造9条重点产业链、培育5个百亿级产业集群,新能源装机规模由“十三五”末的300万千瓦增加到1810万千瓦、居全省第二位;装备制造从无到有、新能源由小到大,全链产值突破100亿元。“8+N”现代农业优势主导产业实现了规模化经营、标准化生产、种养加一体化发展,全链产值达到389亿元,农业增加值连续11年稳居全省首位。全力打造“1+6+N”奶产业链,鲜奶日加工能力达到2100吨,全链产值达到101.3亿元。文旅产业拔节攀升,全市接待游客数和旅游花费分别是“十三五”末的5倍、6倍,丝绸之路经济带黄金旅游目的地效应不断放大。
“十四五”以来,武威市谋划实施高质量发展重大项目993个,完成投资1767亿元,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5.6%,高于规划目标8.6个百分点。兰张三四线兰武段建成通车,武张段加速建设,千年武威进入高铁时代。景电二期提质增效工程当年开工当年通水,河西走廊水资源配置一期工程积极推进,建成调蓄水池509个、容积7200万立方米。全省第三条特高压直流外送工程“陇电入浙”开工建设,配套实施2×100万千瓦调峰煤电项目。深入开展“引大引强引头部”行动,引进行业头部企业82家,招商引资到位资金累计超1800亿元。营商环境进入全省第一方阵,城市信用监测排名跃居全国地级市前列。
五年来,武威市累计建成高标准农田339.58万亩,用全省6%的耕地贡献了10%的粮食产量。全面推行“村集体+农户+经营主体”模式,农民收入增速领跑全省。奶牛、羊、猪饲养量和蔬菜、食用菌、藜麦、茴香产量均居全省第一位,培育“甘味”企业商标品牌49个,打造“三品一标”316个,建成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基地4个。
武威市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全力打好“三北”六期河塔阻击战,加快建设全国荒漠化治理样板区,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创建为全省首个全国“两山”理念实践创新基地,“请到民勤种棵树”火爆全网。518公里环绿洲防风固沙林草带全线闭合,荒漠化面积和程度实现双缩减,创造了由“沙进人退”到“绿进沙退”的生态奇迹。
“十四五”以来,武威市积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着力为群众办实事办好事,全市民生支出占到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85%,新增教育用地903.4亩、学(园)位2.96万个,武威职业技术大学获批设立;城镇每年增加就业1.7万人以上;建成三甲医院4家,基层就诊率连续5年居全省第一;投运乡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村级互助幸福院52个,“结对帮扶·爱心武威”工程解决困难和帮办实事数量居全省前列。
责任编辑:陈德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