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冬,尖扎3500亩冬小麦满目翠绿


尖扎县冬小麦麦苗青翠,长势喜人。尖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尖扎县冬小麦麦苗青翠,长势喜人。尖扎县融媒体中心供图

初冬的高原,万物渐次褪去绿意,位于黄河边的黄南藏族自治州尖扎县却是满目翠绿。3500亩冬小麦随风摇曳,一片生机勃勃的景象。

11月14日,尖扎县康杨镇上庄村的田地里一片忙碌的景象,村民正忙着给进入分蘖(niè)期的冬小麦灌溉。清澈的水流沿着田垄缓缓浸润,干涸的土壤渐渐湿润,麦苗更显青翠。

“今年,我们上庄村种植了200多亩冬小麦,目前已经有五六厘米高,长势喜人。最近冬小麦进入冬灌期,村民们大多忙着灌溉。”上庄村党支部书记张小君说。

尖扎县是青海省较早发展复种作物的地区之一,有着天然的种植优势和丰富的农业资源。尖扎县农牧和科技局工作人员介绍,尖扎县沿黄地区地势平坦,光热资源丰富,土地肥沃,适宜种植冬小麦等喜温作物。此外,尖扎县被黄河、隆务河环绕,为农田灌溉提供了便利。

尖扎县将农业高质高效发展摆在首位,细化分解保障粮食安全的目标任务,稳定冬小麦种植面积。今年夏天,尖扎县3500亩冬小麦迎来丰收,平均亩产达460公斤,总产量161万公斤。

“我们康杨镇海拔在1950米至2000米,湿润的条件为种植冬小麦提供了便利,产量高时一亩地能产500公斤。”说起冬小麦的收成,张小君的脸上藏不住喜悦。

尖扎县冬小麦种植时间基本在每年的9月底至10月初,今年冬小麦种植期,全县共计种植3500亩,目前冬小麦已进入分蘖期,逐步进入越冬灌溉时间,预计2026年2月底至3月初返青,6月底至7月初进入收获期。

在每年的冬小麦种植过程中,尖扎县农业部门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全面加大农业科技投入力度。通过引进优质品种、开展田间技术指导、强化病虫害防控等措施,有效提升了冬小麦的产量和品质,使得今年平均亩产稳中有增,籽粒饱满度、千粒重等指标均优于预期。

冬小麦生长期间,尖扎县农牧业综合服务中心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包乡包片、进村入户开展巡回技术指导服务。技术人员根据不同地块的土壤墒情、麦苗生长状况,制定个性化的田间管理技术方案,指导农民因地、因苗、因时落实抗灾增产技术,加强麦田中后期肥水管理,适时浇好灌浆水,有效抵御了干热风危害,增加了麦粒重量。

尖扎县还强化对冬小麦生长过程中的病虫害、自然灾害预测预警工作。通过建立完善的监测体系,及时掌握病虫害发生动态,提前组织开展“一喷三防”、绿色防控等措施,将病虫害的危害降到最低。面对可能发生的自然灾害,提前制定应急预案,最大限度减轻灾害对冬小麦生长的影响。(郭红霞)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