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科技综合报道】11月9日消息,据海外汽车媒体Etvbharat报道,中国初创公司打造的人形动作逼真到令人难以置信,甚至不得不在发布会上切开外壳,向观众证明其中并无真人操控。

小鹏汽车近日正式发布名为IRON的人形机器人,其流畅自然的动作与先进的人工智能引发广泛关注。由于动作过于逼真,不少观众怀疑这实为真人伪装。为回应质疑,小鹏在发布会现场直接切割机器人外壳,展示其内部机械结构。
董事长兼CEO何小鹏亲自登台澄清,证实IRON完全由机械与AI驱动,并无人类藏身其中。他解释说,机器人凭借仿人类脊柱设计、灵活关节与人工智能系统,实现了高度拟人的运动效果。
“有时候,为了证明一个简单事实,我们不得不采取看似极端的方式,”何小鹏引用某部电影台词说道,“如果这项技术来自其他国家,人们或许不会质疑,反而会报以掌声。大家似乎难以相信,如此先进的机器人竟出自一家中国初创公司。”
他进一步表示,甚至连他们一镜到底展示机器人的视频也受到怀疑,这才促使他们在舞台上进行实时演示。何小鹏回顾道,十年前中国电动汽车同样备受质疑,并指出:“有时候,最大的阻碍来自我们内心的偏见——它束缚认知,限制可能。”
在小鹏汽车人工智能日活动上,IRON展示了其高度仿生的运动能力。机器人拥有82个运动自由度,仅双手就各占22个,可实现多部位的弯曲、旋转和精细手势。采用内部骨架与仿生肌肉结构,IRON能适配不同体型,实现个性化定制。
外层覆盖的“全包裹式”合成皮肤,让机器人“触感更温暖、更亲近”。何小鹏描述:“下一代机器人具备灵活的骨骼、坚实的仿生肌肉与柔软的皮肤。我们希望它们能拥有与人类相似的身高和比例。未来,机器人将成为我们的生活伙伴与工作同事。就像选购车辆时可定制颜色与内饰一样,未来人们或可根据需求选择机器人的性别、发型甚至服饰。”
据小鹏介绍,IRON由三颗定制AI芯片驱动,总算力高达2250 TOPS(每秒2250万亿次运算),是当前最强算力的人形机器人之一。采用陶瓷或聚合物固态电池,而非传统锂离子电池,使其在密闭环境中使用更为安全。
目前,IRON主要面向商业场景,如商店、办公室与企业展厅。由于家务劳动存在杂乱性与不可预测性,在可预见的未来,该产品暂不适用于家庭日常家务。(勃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