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时期,我国在开源基础设施完善、项目社区培育、行业推广应用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开源生态建设取得积极成效。
我国持续加强顶层设计,促进开源生态繁荣。《“十四五”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建设2~3个有国际影响力的开源社区,高水平建成20家名园。同时,规划部署了开源生态培育、软件产业高水平集聚等8个专项行动。工信部等七部门联合印发的《关于推动未来产业创新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推广开源技术,建设开源社区,构建开源生态体系。
目前,我国开源生态建设日益完善,创新成果不断涌现。开放原子开源基金会发布的报告显示,我国位居全球开源贡献量第三。2024年,我国开源贡献量达5033.61万次,同比增长24.44%,两年平均增长率为2.82%。我国活跃开源开发者数量全球领先,达220余万人。同时,我国在全球Top30国家和地区开源贡献总量中所占比例整体保持稳定。其中,开源鸿蒙生态加速演进,截至2025年9月底,搭载开源鸿蒙操作系统的产品种类超1300款,核心代码贡献者超9200名,上架应用与元服务数量超3万个,生态伙伴超490家。
数字化浪潮汹涌澎湃,从基础软件到工业应用、从数字经济到社会治理,开源技术以其开放、共享、协作的核心理念,正以前所未有的力量赋能千行百业,加快产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