巡护一圈劝返53名野长城攀爬者


  一路荆棘丛生,脚下是湿滑的泥土、松动的碎石,每次巡护至少要跋涉4个小时……延庆法院有支“青行万里”司法保障志愿服务队,这也是北京首支由法院干警组建的保护长城志愿者队伍。他们的主要任务之一,就是巡护长城未开放段落,包括延庆辖区内的石峡关、香屯长城等。日前,记者跟随他们来了一场“长城巡护之旅”。

  “青行万里”服务队队员和志愿者们清除长城上的杂草。

  服务队的法院干警劝返攀爬者(右二)。

  挪走攀爬者的自制木梯后,孙世乐(左)和沈恒拨开垫梯子的砖石。

  巡护一次 徒步跋涉约10公里

  延庆石峡村就在石峡关长城脚下,距北京城区约70公里。周六早上8时,“青行万里”司法保障志愿服务队、长城保护员及长城小站志愿者在此会合。近年来,为加强对长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延庆法院八达岭法庭的青年干警主动与石峡村的长城保护员对接,加入长城巡护队伍,之后更多干警参与进来。去年8月,延庆法院正式成立“青行万里”司法保障志愿服务队。目前,队伍已扩充至70余人,成员来自法院各庭室。

  志愿服务队成立一年多来,队员们每逢周末便上山排查城墙坍塌点,捡拾垃圾,劝阻不文明游览和其他人为破坏长城的行为。

  “这里新修建开放了一大段‘北京观长城森林步道’可供游览。”“青行万里”服务队队长、延庆法院八达岭法庭庭长孙世乐指着不远处的步道说,“但仍有不少人攀爬未开放的长城段落,就需要我们及时巡护并引导劝返。”

  一路荆棘丛生,脚下是湿滑的泥土、松动的碎石,手机渐渐失去信号……记者跟随20位志愿者穿越密林上山。“小心!”“低头!”“别踩这儿!”不断有人发声提醒身后同伴,面对一段段险坡大家只能手脚并用或用登山杖拨开荆棘开路。行进途中,有人的手臂被茂密的植被划出伤痕;在危险段落,不时有人脚底打滑、摔跤。

  记者两次摔倒,前面的队员任亚楠反身搀扶,“我们几乎都摔过。”她打开药箱,取出纱布、药品。任亚楠是“青行万里”服务队七组组长,随身的药箱里放着绷带、创口贴、碘伏、红花油等,还有速效救心丸等药品,供队员们急用。

  “去往长城的这条小路是长城保护员每天走出来的。”孙世乐说,每次巡护都是这样翻山越岭10公里左右,沿途捡拾垃圾。“如果发现城墙坍塌等情况,我们会第一时间通知长城保护员标记并上报。”

  任亚楠告诉记者,她和队友们巡护时间最长的一次,早6点从法院出发,晚7点半才返回。护林员用镰刀开道,大家踏着没脚踝的腐叶,一路拽着灌木沿70度陡坡行进,徒步翻越了近20座山岗,巡护标记了11座敌台。

  标记险点 方便后续系统性修缮

  跋涉1小时后,志愿者们登上长城,眼前荒草丛生,石头杂乱叠落。“我第一次看见这些土堆、石堆时也很震惊,想不到这里竟是长城。但未开放的长城也应当被保护,如果我们不做,说不定它就真消失了。”任亚楠慨叹。

  队伍行进至将军楼即103号敌台时,只见外墙体基部一角坍塌,许多墙砖已掉落,墙上出现一道大裂缝。发现险情后,队员们迅速将散落的墙砖重新垒起,防止坍塌范围扩大。

  “遇到这种情况,我们会标记‘险点’,拍照记录,然后联系保护员向文物局报备,后续再进行系统修缮。”孙世乐说。前不久全国文物普查中,长城小站及文物管理部门复核敌台93座、边墙36段、烽火台6处,“青行万里”服务队参与其中,深入崇山峻岭进行现场调查,提交墙体裂缝、砖石移位等风险报告,推动高危点位接入数字化监测系统。

  “雨后杂草疯长对长城本体也会造成严重破坏。”孙世乐掸开脚下的碎石沙砾,露出很厚的泥土。“草根很容易在泥土中生长,若不清除,很快就会像那儿——”他指向前方,记者看到,不少城砖被过膝的杂草撑裂,之后破碎掉落,变成了碎石堆、土堆。

  队员们行动起来,揪下四周的草叶、草秆,清除一大片杂草后,继续前行。

  藏起委屈 有队员被攀爬者骂哭

  除了被自然侵蚀,长城还在遭受人为破坏。记者发现,尽管长城敌台周边多处设有“保护文物 禁止攀登”的警示牌,但仍有人擅自攀爬导致城砖脱落和损坏。城砖上的刻字、自喷漆,比风化的印记更让人痛惜。自喷漆是攀爬者用来标记位置的,擦拭后仍留下渗入砖体无法清除的痕迹。

  虽然长城保护员每日巡护,且石峡村进山口在防火季也有专人值守,但囿于人力物力相对有限,仍有一些攀爬者与巡护人员“打游击”。有的搬动城砖当坐凳休息;有的在敌台中央露营,用城砖压帐篷;还有的垒砖捡树枝笼火,架锅美餐后拍屁股走人,留下一地炭灰、烟头、食物残渣等垃圾。记者跟随巡护时看到还有宠物犬在城墙上排便,孙世乐急忙找到犬主人劝阻,女游客才赶紧清理并带走了宠物粪便。

  此次巡护,在鸳鸯楼两座相距不足百米的敌台,也存在人为损坏的痕迹。先抵达此处的长城保护员刘红岩发现,有人把多块城砖挪到墙根当垫脚石,两位攀爬者正蹬踩城砖爬上敌台顶部拍照。刘红岩告知对方这里“禁止攀登”,让他们下来把城砖放回原处。恼羞成怒的女游客一脚将城砖踹倒,男游客则捡起两块城砖“啪”地扔了回去。

  一起巡护的长城保护员梅兰芬是石峡村第一代义务长城保护者梅景田的女儿,6年前接力全职守护石峡关长城。她坦言,虽然大部分攀爬者都听从劝阻,但他们每年都会遭遇一些游客的白眼,有的队员甚至被骂哭过。

  “这是一段未开放的长城段落,根据《北京市长城保护管理办法》,禁止攀登及有组织地游览。同时攀爬也有一定的危险性,你们要注意安全,不要野外用火,尽快返回!下去时把垃圾都带走!”“附近就有开放的长城景区,你们随时可以去游览,也有安全保障。”孙世乐一路劝阻遇到的攀爬者。

  看到有人把直径15厘米的大树杈拖进敌台,蹬着爬到顶上拍照,孙世乐和长城保护员马上劝阻,并将树杈清理掉,以免更多人攀爬造成墙体坍塌损坏及发生危险。队员们沿途细查,将攀爬者就餐时掉落的面条、香肠、泡面桶、自热火锅、矿泉水瓶等捡入垃圾袋。

  损伤城砖的,还有登山杖。两名老外在翻译的陪同下,从河北登城,裸露的金属登山杖杖尖戳在古城砖上,令人心痛。孙世乐见状赶紧上前劝阻,并取下自己和队友的杖尖保护套给他们装上。

  队伍赶在大雨前下山,这次巡护耗时约8小时,一路走下来,法院干警共劝返53名攀爬者。

  协同管护 京冀法院合发保护令

  石峡关长城的位置特殊,它的一侧位于北京境内,另一侧位于河北。队员们告诉记者,由于石峡关长城北京一侧管护严格,又有保护员进行常态化巡护,有些人就从河北陈家堡一侧攀爬长城。

  “我们是从海淀打车到河北怀来登上来的。”一对夫妇说。记者看到,位于河北的城墙那侧,几个用粗树枝制成的大梯子架在城墙上,供人攀爬。

  一些城砖被搬到墙根垒成一米多高,再将三四米高的大木梯架上去。“攀爬者上到梯顶,还需扒着城墙爬上来。很多城砖都被扒掉了!”孙世乐惋惜地说。记者看到,架梯的城墙顶部,3米多长、近1米宽的一大片古城砖已缺失。

  孙世乐与队员奋力将大木梯搬走。队员沈恒趴在地上,探身下去,持长棍将垫木梯的城砖堆拨开,以免其他人继续攀爬,孙世乐紧紧拽着沈恒,以防他跌落。

  “更有甚者要把城砖顺走!”刘红岩告诉记者,她在巡护中曾遇到两位攀爬者的双肩包内露出两块大城砖,她急忙劝阻。对方称“拿回去镇宅,不清楚相关规定,不知是文物。”刘红岩一路跟随,直至亲眼见对方将古城砖放回原处,才放心离开。

  “有人从河北陈家堡一侧攀爬古长城这种情况,我们还要向河北怀来法院反馈,由怀来法院向执法部门和属地政府通报。”孙世乐告诉记者,为更好地守护行政区域边界处长城,延庆法院与怀来法院创建了长城保护联动机制,两地法院还通过联席法官会议,统一行政边界处长城保护案件裁判尺度,以司法协同共筑长城保护新防线。

  在北京延庆石峡关长城脚下、河北怀来陈家堡长城脚下,都张贴着京冀两地法院联合发布的长城“司法保护令”,其中明确禁止涂污、非法采石、养殖放牧等九类破坏长城的行为。此外,两地法院还联合设立了“法护长城”普法驿站,向游客和周边村民举案讲法。如今,越来越多的人主动加入到长城保护志愿者队伍中来。

  “作为延庆人,长城是我们的骄傲,我们要自发地去保护它,像守护家园一样守护好长城。”一位长城保护志愿者说。本报记者 林靖 文并摄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