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1月24日晚,西城区阡儿胡同北口的牌楼在大风中突然垮塌,不少市民在吃惊之余开始关注身边的安全隐患。11月25日至26日,记者梳理12345市民热线诉求发现,反映高空坠物隐患方面的投诉有上升趋势,市民呼吁,秋冬季节大风多发,对于那些“头顶上的隐患”,相关部门需尽快采取防范措施。

东亚上北小区“弯腰”的车棚被拆除后暂时放在绿地里。
东亚上北小区
大风刮倒车棚 设计问题屡遭诟病
“一场大风竟然将小区车棚刮歪了,最近还有大风天气,大家都挺担心的。”昌平区东亚上北小区居民反映,小区车棚自建成以来就有不少居民担心存在安全隐患,被提及最多的问题之一就是设计上的“头重脚轻”。“前两天大风过后,其中一栋楼前的车棚真被吹歪了,幸好没伤人。”
居民提供的照片显示,这处倾斜的车棚原本被3根立柱固定在地面,大风过后,3根立柱都变了形,车棚倾斜像深弯腰一般,所幸倾斜的一侧没有车辆停放,也无人员停留。
11月26日晚,迎着大风,记者来到东亚上北小区探访。居民提到的车棚位于8号楼2单元前,车棚的“残骸”被暂时放置在旁边的绿地里,并被铁丝固定在了地上。原先设置车棚的地方残留着用来固定立柱的3块铁板。
据了解,该小区共有20多个车棚,建成刚一年多,几乎都设置在楼前区域。居民们反映,车棚的确方便了自行车停放,但车棚本身存在的问题不少,如做工较为粗糙、设计不够合理等。
记者看到,小区里的车棚设计分为两种,其中和倾斜车棚采取同一设计形式的占有不小的比例。这种车棚外形如同一把伞,“伞盖”之下,受力支撑仅靠三根细柱,大风中,这些“头重脚轻”的车棚随风“瑟瑟发抖”。
有居民反映,这些车棚都是金属材质,顶棚是薄薄的金属板,边缘倒角也处理得不太好,一旦倾斜,除了车棚砸到人带来的伤害,这些金属板如果削到人,后果也不堪设想。还有不少居民提到,由于车棚设置得比较密集,比如小区8号楼与9号楼之间就设置了6个车棚,这些车棚周边行人、车辆都不少,尤其早晚高峰车多人多,虽然方便了大家停车,但是大风天气下,这也大大增加了风险。
物业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前几天刮大风时,他们在巡查过程中发现8号楼单元门前的自行车棚出现明显倾斜、摇晃,存在随时倾倒的隐患。为保障居民的人身及财产安全,物业紧急组织专业人员对该车棚实施拆除。“最近大风天气多发,我们会对小区其他车棚做进一步的安全检查,尽快排除类似隐患。”
新源西里社区
废弃小楼瓷砖脱落 外墙装饰锈蚀严重

新源里幼儿园西园旁的废弃小楼残破不堪,外墙上的铁管锈蚀严重。
在朝阳区新源西里社区,一栋绿色小楼闲置多年,因为破得“直掉渣儿”,也备受居民关注。
11月26日,记者来到该社区,放眼望去,这栋小楼是周边建筑当中最突兀的一栋。墙面上的瓷砖脱落了不少,尤其侧面的墙就像是没拼完的拼图。让居民担心的还有墙面上大量的金属物:其中一部分属于外墙装饰,一根根铁管锈蚀风化,大洞套小洞,居民说无论是哪一根被风吹下来,砸到人都是大事儿。除了装饰物,还有同样锈蚀严重的空调支架、外挂楼梯等,仔细观察,有的空调支架已经不再“成双成对”,个别支架不知去向,只剩下了螺栓。
走远一些看,整栋小楼的楼顶有几个形如储水装置的大物件,有的直接放置在楼顶上,有的被支架撑起挺高,“这几个大铁桶能不能扛住强风,心里没谱儿啊!”一位居民说。
新源里幼儿园西园紧挨着这栋破旧不堪的小楼,再拐个弯,还有小学、中学。周边居民告诉记者,早晚接送学高峰时段,小楼前的道路上行人不断,无论学生家长还是居民都反映过高空坠物的隐患。在小楼的外墙上,提醒警惕高空坠物的告示贴了一张又一张,大部分都旧得泛黄了。
小楼底商的烟酒招牌还依稀可辨,熟悉情况的居民告诉记者,这栋小楼过去开过小超市、烟酒店等,楼上曾是宾馆,至于具体哪年荒废下来的,众说纷纭。“要么修缮,要么拆除,总得想个办法,一到刮风的天气,我们路过这里心里就很不踏实。最近风这么大,来不及处置的话,搭围挡、拉警戒线,让大家远离楼前区域也是好的呀。”居民说。
采访期间记者还注意到,小楼虽然破败,但窗户倒像是换新过的。这楼到底是要拆还是要修呢?记者从属地了解到,这栋小楼的确荒废多年,但是因为产权问题,属地及相关部门对这栋小楼的去留缺少话语权。今年4月,同样是因为大风天气可能带来高空坠物隐患,属地与产权方沟通后,小楼的窗户玻璃被敲掉了,从而避免玻璃坠落伤人。“以前也拉过警戒线,可能都被大风吹跑了,我们会赶紧和产权方沟通,尽可能排除隐患。”工作人员说。
提醒
这些高空坠物隐患也需留意
梳理市民诉求记者发现,市民还对其他类型的高空坠物隐患感到担忧,并提出不少建议。
比如,西城区西斜街胡同居民反映,前几天刮大风时,房顶上的油毡被吹得掀起了角。油毡边缘原本是用石头压住的,现在看来这些石头不仅压不住,还有被油毡掀飞砸落的危险。
11月27日上午,记者来到西斜街胡同,胡同十分狭窄,居民说,如果房顶上压油毡的石头被掀飞,在这么窄的胡同里,石头“命中”行人的概率可不小。居民还反映,这条胡同里老房子不少,过去几年受房屋漏雨困扰,家家户户在房顶上重新铺了厚厚的油毡,但是随着时间推移,油毡的贴合度逐渐下降,大家不得不压上重物,避免油毡被掀飞。
房顶上的油毡有的边缘已经碎裂,接缝处磨损,四角已经被大风掀起,能明显看出风化的痕迹。各家各户房顶上用来压油毡的物品各种各样,包括砖头、瓦块、防汛用的沙袋等等。不少边角处的物件明显压不住了,油毡已从砖头瓦块的下方抽离出来并翘了角。
此外,市民反映较为集中的问题还包括楼前树枝被吹落的隐患、施工围挡固定不牢的隐患、路灯松动的隐患以及空调外挂机支架老化的隐患等。在市民的诉求中,还有人提到共享单车在大风中也存在安全隐患。“11月24日大风那天,我在鼓楼外大街的一处地下通道里,看到两三辆东倒西歪的共享单车,走出通道一看才明白,这些车是从通道口被吹下来的,不知是直接掉下来的还是顺着台阶滚下来的,的确有伤人的可能。”有市民说。
根据市气象部门的消息,近期受冷空气影响,北京还将有明显大风天气。市民呼吁相关部门尽快排查各类高空坠物隐患,保障群众的人身和财产安全。
本报记者 景一鸣 孙延安
实习记者 成进羽 文并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