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妇女网)
转自:中国妇女网

10月27日上午11时,十五运会广东、香港、澳门赛区在广州举行火炬传递新闻发布会,邀请三地火炬传递相关负责人介绍情况。
不久前,十五运会和残特奥会火种采集仪式在广州南沙举行。全运圣火“源火”来自南海1500多米深海海底,通过引燃可燃冰的方式获取,实现了“深海逐梦、燃冰成炬”的创举。采集仪式当天,全运圣火分别奔赴香港、澳门、广州、深圳四地,并将于11月在4座城市举行火炬传递。
发布会上,十五运会广东赛区执委会大型活动和志愿服务部副部长唐国华介绍了火炬传递的各项筹备工作。据悉,十五运会火炬传递将于11月2日上午在港澳广深四城同步举行,共设火炬手200棒,每个城市跑动50棒,每棒跑动50至100米。
当天上午9时,将结合深圳站火炬传递,在深圳市举行十五运会火炬传递启动仪式。9时30分,香港、澳门、广州分别举行起跑仪式,同步开展火炬传递。火炬传递活动结束后,由四个城市代表将传递之后的火种送回广州,当天下午5时左右,将在广东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举行融火仪式,以衔接十五运会开幕式场内火炬传递和主火炬点火。
据了解,火炬手选拔方面,充分体现广泛性、代表性原则。十五运会火炬手采取自下而上、组织推荐的方式选拔产生,涵盖先进模范人物代表、基层一线代表、体育工作者代表,以及教育、科技、文化、卫生等各行业杰出代表和少数民族、民主党派和无党派、台胞、侨胞、外籍人士等群体代表。其中,体育工作者和运动员代表占比约29%、先进模范人物占比约46%、基层一线代表占比约21%。值得一提的是,专门遴选安排了环卫工人、外卖骑手、公交驾驶员、网约车司机、护士、育婴员等普通市民代表,组建了外来务工人员方阵、志愿者方阵等团体火炬手,充分体现粤港澳大湾区开放、包容、温暖、奋进的底色。
此外,在传递方式方面,突出科技赋能、体现团结协作。与历届全运会相比,主要有以下创新和亮点:一是创新组织模式,采取“三地联动、四城同传”的形式,四个城市同步开展火炬传递,全景式呈现中国式现代化的湾区实践;除个人火炬手外,还安排了部分团体火炬手,团体火炬手由1名主火炬手和不超过6名助跑火炬手组成,展现相关领域或团队风采。二是创新传递方式,坚持科技赋能,采取智能、无人驾驶汽车、低空飞行器等进行火炬传递或串联路段,凸显粤港澳大湾区作为国际科技创新中心的产业优势,以极具创新性和未来感的尝试,展示科技与体育的深度融合。三是创新路线设计,部分路段通过点对点跳跃式传递,更加全面地串联城市地标,展示城市特色,体现历史文化和当代风貌的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