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老龄化社会的加速,越来越多的老年人选择在冬季前往温暖的地区过冬,形成了一种“候鸟式养老”的生活方式。近日,东北地区天气逐渐转冷,一些北方老人开启了今年的“候鸟式”养老模式,纷纷南下避寒,“候鸟”老人出行迎来高峰。
2025年10月24日,在长春龙嘉国际机场15号登机口,记者看到了一条排列整齐,但有些特殊的队伍。

这条长长的轮椅队伍是这趟从长春飞往三亚的航班,需要提前登机的老年旅客们。轮椅上的老人平均年龄超过了80岁,因为行动不便,他们申请了航空公司的轮椅服务。
53岁的高女士正陪同父母等候登机,二老将开启今年的“候鸟式”避寒旅居。被问及此次在南方停留时长,高女士表示,父母会在三亚待半年左右,预计明年五一前后返回东北。据了解,这趟航班上共有旅客195人,其中60-70岁的旅客49人、70-80岁的旅客43人、80岁以上的18人。

随着东北冬季寒意渐浓,“候鸟”老人南下“猫冬”出行高峰如期而至。记者从航空公司获悉,这一高峰从9月中旬持续至11月中旬,长达两个多月,每日均有大量老年旅客搭乘航班前往南方。仅长春龙嘉国际机场某航班,当日就办理了11位轮椅服务,而高峰时单班轮椅服务量曾达20次。为解决老年旅客行走不便的困扰,航司推出免费轮椅服务,旅客可提前通过网上或客服电话申请,从进入航站楼起就有专人推送至登机口,航班落地后也有专人衔接接应。

除轮椅服务外,针对独自出行的老年旅客,航司还提供“无人陪伴老人服务”:专人协助办理值机、托运行李,引导通过安检并陪同登机、协助就座;飞行全程关注老人身体状况及用餐饮水需求,若遇航班延误,会及时与家属沟通;航班落地后,工作人员帮忙提取行李,当面将老人交给接机人员,形成服务闭环。
如今,年过五旬、六旬的儿女们陪着八九十岁父母南下过冬,将“候鸟生活”过成贴身尽孝的日常。航司的细致服务,让这场跨越南北的“孝亲迁徙”满含温情,既守护了老人的温暖出行,也让“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变老”的尊老传统,融入每一段“候鸟”旅程。
“候鸟”老人如何携“毛孩子”南下避寒
现在,越来越多老年人可以依据自身喜好与健康状况灵活选择宜居地,“养老自由”是社会经济发展、居民生活水平提升、医疗保障体系日益完善的真实体现。日子过得越来越好,一些“候鸟”老人的也开始有了更为细致的需求,比如家里的宠物怎么办?
今年航空公司有“爱宠进客舱”服务,在买好个人机票后,通过航司小程序输入机票信息,填写宠物尺寸、重量及检疫证明编号,就可以提前两天预订“宠物机票”。
航空公司工作人员介绍,此前宠物航空运输多为货舱托运,易导致宠物应激、主人焦虑,部分宠物还因体型、品种受限无法托运。为满足需求,航司推出“爱宠进客舱”服务,单班航班最多允许4只宠物进入客舱,每名旅客限带1只。旅客需提前准备动物检疫合格证明、疫苗注射证明,确保宠物箱尺寸合规,做好宠物清洁,犬类需全程佩戴口套;携带宠物的旅客原则上安排在最后一排靠窗座位,宠物箱放置于前排座椅下方,客舱有空座可新增相邻座位放置宠物。
据了解,随着“候鸟”老人携宠需求增多,此类服务正成为航司提升老年旅客出行体验的重要举措,既解决了养宠老人的顾虑,也让“候鸟”旅居更具温度。
(总台记者 孙晶 於大贺)
©2025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版权所有。未经许可,请勿转载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