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工人日报)
“Hello everyone! My name is Zhang Jianna. I'm a city cleaner from Chaoyang Sanitation. 大家好,我叫张建娜,是一名普通的环卫清扫工。您可能很好奇,环卫工人为什么要说英语?因为我工作所在的使馆区,是北京的国际会客厅。”
在日前举行的“中国梦・劳动美——永远跟党走 奋进新征程”2025年北京市职工宣讲比赛决赛现场,张建娜的开场白惊艳了在场的评委和观众。自2012年入职北京朝阳环卫中心,到荣获河北省最美农民工、首都劳动奖章、北京市劳动模范,张建娜的故事引发观众共鸣,热烈的掌声响彻整个礼堂。
在使馆区域工作的农村娃
2024年初,一条内容为“北京环卫工大姐狂飙英语为外国人指路”的视频在网上爆火,环卫工大姐也被网友称为深藏不露的“扫地僧”。几个月内,这条视频点击量超过13亿,获赞800多万。视频中的环卫工大姐就是张建娜。
张建娜今年51岁,小时候由于家庭贫困,高中没读完就辍了学,后来跟随乡亲来到北京闯荡。
因文化水平不高,张建娜在建筑工地做过厨师,在酒店做过服务员,在商场做过导购员。“这些工作虽然很辛苦,收入也不高,但能养活自己,因此我心里还是特别高兴。”
在2012年,张建娜成了朝阳区的一名环卫工,后来被分配到三里屯使馆区,那片区域有墨西哥、西班牙、韩国、瑞士等数十个国家的大使馆。“熟悉环境的时候,我就想,使馆代表着国家,在这么多国家面前当环卫工,我也代表着自己的国家,一定要好好干!”张建娜说。
“草根外交官”
但很快,张建娜就遇到了一件尴尬的事。这天,张建娜正在清扫落叶,一名外国人忽然跟她打招呼,一边打着手势一边跟她说话。张建娜虽然中学时学过英语,但早已忘记,只能傻傻地站在原地,两人大眼瞪小眼。“这件事对我触动很大,我不仅感觉自己太丢脸了,也给国家丢了人。”张建娜说。
当时,张建娜的大女儿上小学三年级,她就跟着大女儿一起学英语,每天读绘本、念课文。工作时,她看到啥都想想用英语怎么说,如果不知道,就用手机查,或者晚上回家向女儿请教。
“积累一定单词量后,连成完整的句子还有点儿困难。”张建娜说,有一天她遇到一个墨西哥人问路,听那人英语说得特别好,突然灵光一闪:这不就是最好的老师吗?她抓住机会,坦诚地向墨西哥人表示自己想把英语学好。对方愣了一下,很快热情地给张建娜提供了一些建议。“后来那个墨西哥人又来过使馆区几次,每次路过我旁边,都会停下来跟我聊几句。得知我学英语就是想给外国友人提供帮助,他还向我竖起了大拇指。”
经过两三年的学习,张建娜不仅可以流利地跟外国友人用英语对话,发音也比两个女儿还标准。
有一次,一个拄着拐杖的外国老太太到大使馆办完事后找到张建娜,请张建娜陪她在附近转转。同事好心提醒她:“老太太这么大年纪了,路上万一出点儿事,你说都说不清楚。”张建娜却说:“如果我们的亲人在国外遇到了困难,帮不帮?”
事后,由于张建娜婉拒了外国老太太给的报酬,老太太还写了一封感谢信到朝阳区环卫中心,称张建娜是“草根外交官”。
从环卫工到“城市管家”
2016年,张建娜被提拔为朝阳区环卫中心使馆班班长。“记得刚当班长那会儿,我兜里总揣着个磨得发亮的笔记本,每个街角的‘疑难杂症’都记得一清二楚:哪个点位容易堆积油污,哪段路的杨柳絮最肆虐,哪个使馆门口的砖缝里总卡着烟头……这些细节,让我开始思考如何才能做得更好、更有效。我发现,工作不能只靠体力,更要靠钻研。”张建娜说。
面对清扫高峰,他们班组创新“机械+人工”模式,先用电水车冲刷,再精细化人工清扫,效率大幅提升。“我们不是被动清扫,而是像城市管家一样,主动思考,优化方案。”张建娜说。
面对银杏大道秋日的落叶,他们班组每天凌晨5点多就将落叶归集成景,留出摄影通道,白天再派专人精细保洁。“当看到游客对着金色大道拍照时,我觉得手中的扫帚更像一支城市的‘指挥棒’。”张建娜说。
“我们用劳动为城市交通疏通生命线,用双手为城市呼吸打开通道。”张建娜笑着说,当看到道路通畅、乘客舒展眉头的那一刻,所有的累都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