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大河安澜 共绘生态画卷


(来源:法治日报)

转自:法治日报

□ 本报记者 周文馨 赵志锋   金城兰州,九曲黄河穿城而过。时下正值深秋,一城烟火,半河秋光。   近年来,甘肃省兰州市公安局积极践行使命,聚焦主责主业,全力守护黄河生态廊道治安秩序,服务护航经济发展,用心用情书写新时代“黄河答卷”。

协同联动打好组合拳

  来到兰州,黄河是游客“打卡”的首选地。中山桥作为黄河兰州段重要地标,夏季以来游客接待量持续“升温”。   “拍照的游客,请注意安全,不要进入河水浅滩……”兰州市公安局城关分局第三治安派出所中山桥警务站民辅警采用车巡、步巡、警航无人机巡等方式,24小时不间断、动态化巡控,持续提升核心景区见警率、管事率、服务率。   同时,兰州市公安机关联合相关行政部门开展执法检查,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非法经营、敲诈勒索、强迫交易等涉旅违法犯罪,重点整治黑三轮、黑出租、黑导游、黑旅社等涉旅乱象,坚决维护游客合法权益。   “您好,有什么可以帮助您的吗?”“大家不要拥挤,排队一次性通过,请保管好自己的随身物品。”在黄河楼景区,兰州市公安局七里河分局滨河西路派出所民辅警一边巡逻,一边向前来参观的游客叮嘱。   滨河西路派出所积极整合“滨河义警”等群防群治力量,联合开展日常走访、专项检查、矛盾纠纷化解等工作,对景区消防设施、公共安全防护设施、安全员配备等开展全面细致排查,确保遇有突发险情能迅速到场、专业处置,筑牢安全防线。   兰州市公安局七里河分局华坪派出所采用“警务+旅游”深度融合模式,通过巡逻防控、靠前服务、宣传引导等举措,让游客在黄河之滨畅享安心之旅。

科技赋能织密防护网

  “报告中心,水上派出所正在开展无人机与水面船艇立体巡逻,一切正常。”暮色下的兰州黄河水车博览园段,兰州公安巡逻艇的警灯划破夜幕,无人机正在河岸树丛中巡查……   历经50余载风雨,兰州市公安局水上派出所从最初只有几艘简陋船只发展到如今集科技化、专业化于一体的现代化警队。   今年以来,水上派出所以“专业+机制+大数据”新型警务运行模式为抓手,升级改造多功能综合警务站功能区,通过整合沿河派出所、交警、特警等警务资源,实现集日常水上巡防、水域应急救援、船舶安全检查、矛盾纠纷化解、便民利民服务等多警种功能于一体,有效提高水上警务工作效率和应对处置突发事件能力。   “我们通过对接水务部门水文监测预警平台,对重点水域涉水警情、水情水位数据进行实时监测、科学研判,为精准布警、高效处置提供有力支撑。”水上派出所所长李真魁介绍,派出所以水上联勤指挥中心为依托,整合利用各领域信息数据,打通“信息壁垒”,实现跨部门联动共治。   据统计,今年以来水上派出所共接处警251起,参与水上救援217次,救助落水人员191人,出动警力600余次,开展船艇巡逻200余次、视频巡查1200余小时。

源头治理筑牢金刚罩

  黄河干流兰州段全长150.7公里,形成了独特的城市景观和丰富的自然资源。   近年来,黄河流域兰州段生态环境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野生动物数量不断增加,生物多样性日益丰富,兰州市公安局治安、森林等警种部门立足职能定位,全面推行生态警务,守护黄河安澜。   兰州公安在推进林长制、河湖长制的基础上,联合检察、生态环境、农业农村等部门,采取信息共享共研、协同联动,双向移交案件,依法严厉打击非法采矿、污染环境、非法捕捞等破坏生态环境违法犯罪。2024年以来,全市公安机关共侦办破坏生态环境犯罪案件16起。   针对黄河禁渔期实际情况,兰州公安紧密结合“生态保护专项行动”,以“零容忍”态度,强化与水务、渔政等行政部门的执法协作,对非法捕捞违法犯罪行为展开全方位、深层次打击整治。   据悉,“生态保护专项行动”期间,兰州公安破获非法捕捞水产品案1起,抓获犯罪嫌疑人4人,查处违法垂钓行为15次,对20余名违规垂钓人员进行了警告与普法教育。同时,扎实开展非法采砂打击整治工作,切实维护河势稳定,坚决扛起维护黄河流域生态安全责任。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