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23日,浙江股份有限公司(下称“浙江天铁科技”)迎来了博时基金、诺安基金、永赢基金等27家机构的集中调研。本次调研以特定对象调研及现场参观形式开展,机构重点关注公司铜锂复合带生产线进展、技术优势、下游客户合作及金属锂工艺等核心议题。公司管理层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透露其20μm厚度铜锂复合带量产线已实现规模化生产,且与固态电池厂商欣界能源的合作订单金额达4亿元。
调研基本情况
投资者关系活动类别 | 特定对象调研、现场参观 |
---|---|
时间 | 2025年10月23日 |
地点 | 公司会议室 |
参与单位名称 | 博时基金、诺安基金、永赢基金、安信基金、光大保德信基金、东吴基金、长江证券自营、深圳丰盈传祺投资、北京浙控金诚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江西彼得明奇私募基金、天风证券、中信建投、长城证券、华福证券、华创证券、国金证券、国联民生、华西证券、中信证券、浙商证券、中金公司、平安证券、中邮证券、华泰证券、东吴证券、中哲物产、格宁斯(共27家) |
上市公司接待人员姓名 | 董事、副总经理、董事会秘书、财务总监:许超;安徽天铁锂电新能源有限公司总经理:庞全世;证券事务代表:邹盟、汪娅娅 |
核心看点:铜锂复合带量产突破与固态电池客户合作深化
20μm铜锂复合带量产线落地 技术优势覆盖全产业链
调研中,公司透露其铜锂复合带生产线已实现规模化量产,目前以20μm厚度作为主要产品的超薄铜锂复合带生产线,在装备水平、产品质量控制方面处于行业领先地位。公司实现了从原料到产品的全产业链覆盖,包括原料选择、电池级无水氯化锂、粗锂、金属锂、锂带生产的全流程工艺、装备与质量控制集成。
在技术难点方面,公司指出铜锂复合带加工对原料质量要求极高,且金属锂因异常活泼、质软,轧制过程中的厚度均匀性和表面质量控制难度较大。不过,通过挤压、压延、覆合技术与装备的集成,公司已实现铜锂复合带质量的高可控。此外,公司铜锂复合带的压延技术已突破实验室阶段,具备规模化量产能力,且成本可控、生产效率较高。
下游锁定固态电池领域 与欣界能源合作订单达4亿元
作为锂电池负极材料,铜锂复合带主要应用于固态电池产品,下游客户为锂电电芯企业。公司目前已与固态电池厂商欣界能源达成深度合作,2025年5月双方签署战略合作协议,约定在欣界能源首条≥450Wh/kg固态电池2GWh量产线投产后,公司负责该产线金属锂材料供应,年采购量不低于100吨,采购期限不少于5年。同年7月,公司孙公司安徽天铁锂电新能源有限公司与欣界能源子公司珠海欣界能源科技有限公司进一步签署《采购框架协议》及采购订单,订单金额达4亿元(含税)。
除欣界能源外,公司正积极配合其他电芯企业研发固态锂金属负极材料的送样,并拓展业内其他知名客户。
锂带研发持续推进 5μm产品力争年内商业化
在锂带生产方面,公司目前最薄可实现5μm厚度的锂带生产,但该产品尚处于实验室阶段。公司表示,将持续推进研发工作,争取未来一年内实现5μm锂带的商业化生产。此外,公司在金属锂生产环节具备显著技术优势,通过在线取样大容量低温蒸馏技术、气体净化专有技术等,确保产品主含量>99.95%,且软硬适中、均匀;同时通过LiCl溶液回收再生系统,实现锂元素内部循环,最大限度提高利用率并降低生产成本。
声明:市场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本文为AI大模型基于第三方数据库自动发布,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不构成个人投资建议。受限于第三方数据库质量等问题,我们无法对数据的真实性及完整性进行分辨或核验,因此本文内容可能出现不准确、不完整、误导性的内容或信息,具体以公司公告为准。如有疑问,请联系biz@staff.sin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