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商报)
又有保险公司股权将被拍卖。9月25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和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和泰人寿”)10%股权将被司法拍卖,持有方是栾川县金兴矿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金兴矿业”)。这家背靠中信系与腾讯系两大巨头,曾以“互联网创新险企”为标签的寿险公司,如今正面临着投资失利、核心管理层空缺等一系列难题。
股权再次上“拍卖台”
9月25日,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金兴矿业持有的和泰人寿1.5亿股(10%股权)将于10月23日被司法拍卖;该笔股权评估价0.97亿元,起拍价为0.92亿元。
实际上,这已经是金兴矿业所持和泰人寿股权第二次被拍卖。根据北京商报记者此前报道,在2022年12月,金兴矿业持有的和泰人寿2.1亿股(14%股权)曾在阿里司法拍卖平台挂出,但约一周后被撤回,撤回原因是申请执行人及其他执行债权人撤回执行申请。如今,时隔两年,这笔股权中的一大部分没有逃掉被继续拍卖的命运。
除了金兴矿业所持14%股权被质押冻结,和泰人寿其他股东也存在质押或冻结股权的情况。具体而言,和泰人寿目前有40%的股权处于质押或者冻结的状态,涉及4家股东,合计6亿股。除了金兴矿业所持2.1亿股全部被质押和冻结,其大股东中信国安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信国安”)所持的3亿股全部被质押;六股东秦皇岛煜明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所持股份中,0.45亿股被质押;七股东深圳市合丰泰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所持0.45亿股被质押和冻结。
对于股权质押或冻结带来的影响,经济学家、新金融专家余丰慧表示,这种高比例的股权受限,会引发股权结构的动态变化,影响公司治理的连续性。在极端情况下,若相关股东无法解决债务问题,可能导致股权被强制处置,进而触发公司控制权的变更,对公司的长期战略和日常运营带来不确定性。
北京社科院副研究员王鹏进一步分析,若质押股权被司法处置,新投资者入场可能改变公司战略方向,或引发治理冲突;而大股东质押股权丧失表决权后,股东大会决策效率降低,战略推进受阻。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根据《银行保险机构大股东行为监管办法(试行)》,银行保险机构大股东质押银行保险机构股权数量超过其所持股权数量的50%时,大股东及其所提名董事不得行使在股东(大)会和董事会上的表决权。
投资接连失利
和泰人寿成立于2017年,由中信国安、北京居然之家投资控股集团、深圳市金世纪工程实业、腾讯子公司北京英克必成科技有限公司等8家企业发起设立,注册资本15亿元。由于拥有腾讯血统、顶着首家互联网寿险公司的头衔,和泰人寿自成立之初就备受业内关注。
不过,成立至今,和泰人寿并未进入稳定盈利期,绝大多数年份均处在亏损状态。2024年,该公司实现净利润1244万元,是鲜有的盈利年份。不过,今年上半年该公司继续陷入亏损。数据显示,上半年和泰人寿保险业务收入为13.33亿元,同比增长39.9%;净利润由盈转亏,为-1.76亿元,去年同期盈利1.34亿元。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和泰人寿在年内公布了两笔重大投资损失。2025年一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摘要披露,和泰人寿投资的“20深业03”因出现展期,计提减值准备1614.86万元,导致偿付能力下降3.42%;另据官网信息,和泰人寿持有的“H20杉杉1”于2025年2月违约,截至2025年6月末累计计提资产减值7592万元(其中6月末计提6507万元)。
北京商报记者就业绩亏损、投资失利等问题致函和泰人寿采访,截至发稿尚未获得回复。
“将位”长期空缺
除了股权将被拍卖,近期,和泰人寿还有人事安排方面的调整,7月24日,山东金融监管局发布批复显示,核准崔传波和泰人寿副总经理的任职资格。
早在2020年10月,和泰人寿原总经理李玉泉因个人原因提出离职,该公司总经理一职至今已缺位近五年时间。
不仅总经理长期空缺,2024年,和泰人寿两名副总经理也相继离任。2024年,和泰人寿原副总经理、总精算师、财务负责人邱欣欣离职,另一名副总经理胡锋也离开。目前,和泰人寿高管团队仅有四人。
要想保险公司稳健前行,离不开稳定的领航者,可以说,总经理的角色对于确立公司战略方向至关重要。在业内人士看来,总经理职位长期空缺可能让公司在市场竞争中失去主动权,错失发展机遇。王鹏表示,总经理长期空缺可能导致公司战略执行断层、治理结构失衡。管理层缺位削弱了日常经营决策效率,战略规划缺乏连贯性,关键业务推进受阻。
河南泽槿律师事务所主任付建同样提到,总经理长期空缺会使公司战略难以长期执行,可能导致决策效率降低,高层管理者缺失也会影响部门间协调,各部门出现沟通不畅等问题,不利于公司长期稳定发展。
此外,金融监管部门对保险公司高管任职也有着明确规定,根据《保险公司董事、监事和高级管理人员任职资格管理规定》,保险公司总公司临时负责时间累计不得超过6个月,保险机构应当在6个月内选聘具有任职资格的人员正式任职。
北京商报记者 李秀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