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第四家药品医械创新服务站落户海淀


    本报讯(记者  张月朦)昨日,北京药品医疗器械创新服务站(海淀)(以下简称海淀站)正式落户创业大街,成为继昌平、经开区、大兴之后,本市第四家市级药品医疗器械创新服务站。自此,全市正式形成“东南西北”协同布局的药品医疗器械创新服务网络。北京青年报记者了解到,海淀站已成功入围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政策试点“揭榜挂帅”单位名单,未来将精准对接海淀区产业优势,为全市医药健康产业高质量发展搭建专业高效的服务桥梁。

    基于海淀区医药健康产业特点,海淀站依托海淀区科研、医疗与AI产业优势,为医药健康企业提供从早期研发到上市转化的精准支持,加速产品孵化进程。北京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姚宏波介绍,海淀站主要提供政策咨询、技术指导、审批对接等全链条服务,包括为重点项目优先核查加速审评、开通生产许可绿色通道、组织开展政策培训、推动医工交叉转化与真实世界研究等方面。

    25日上午,北青报记者在海淀站看到,350平方米的空间内功能齐全、服务完备,从容纳四五人的洽谈室到十几人的会议室,将为企业提供从研发到上市的全链条服务。北京中关村科学城创新发展有限公司杜劭君介绍,海淀站之所以选址中关村创业大街,是因为这里距离北大、清华、中科院都不远,能够方便高校实验室的研发成果尽快落地。“除了政策咨询,海淀站还会为企业融资提供服务,中关村科学城有规模200亿元的母基金,还链接了很多投资机构,有企业来咨询的时候,我们会把后面一整套的服务都帮着对接上。”杜劭君说。

    活动现场还发布了全国首个省级生物医药企业合规指引——《北京市生物医药企业合规指引》,旨在帮助生物医药企业快速识别当前法规政策体系下的合规风险高发“雷区”,引导企业建立有效的合规和风险管理体系,推动企业合规经营。同时,启动全市“法护创新 药企同行”产业集聚区普法主题行动,开展医药健康企业合规培训讲座,结合行业热点、难点与典型案例,从法律解读、风险识别、合规体系搭建等方面,为企业提升合规管理水平提供专业支撑。

    北京市药监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海淀站设立以后,将持续推动药监服务网络全域覆盖,聚焦审评审批前置、创新产品优先等核心功能,推动更多原始创新产品获批上市。市药监局也将指导平台深化AI辅助审评探索,优化“一对一”服务,力争2026年全市器械、AI医疗器械获批数量继续领跑全国。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