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李林明 本报记者 罗彦坤
“现在县里医院的检查结果共享了,不管到哪家医院,都能从网上调取检查单子,方便又省钱。”哈尔滨市巴彦县居民刘向东对医疗检查结果信息共享服务赞不绝口。“十四五”期间,巴彦县纵深推进医疗、医保、医药“三医”联动改革,紧密型医共体建设让百姓健康更有“医靠”。
“十四五”期间,巴彦县累计投入超2.1亿元,用于县级医院硬件建设与学科发展。巴彦县人民医院投资5358.88万元,购置医疗设备236台套,包括64排CT、1.5T核磁共振等大型设备,新建3830平方米儿科楼,开展微创介入、重症医学等新技术;巴彦县中医院异址新建投入5386.74万元,建成“骨伤科、康复科”两专科及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中心,引入黑龙江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头雁团队”设立工作站。同时,巴彦县投资1285万元新建1700平方米“120”急救中心,购置14台急救车,建立统一调度指挥系统,将巴彦镇内救治时间从10分钟压缩至5分钟,急诊急救能力显著提升。
紧密型医共体建设打破了巴彦县医疗资源分散瓶颈,巴彦以县人民医院、县第二人民医院、县中医院为牵头医院,整合18家乡镇卫生院、2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6个村卫生室,组建的医疗网络覆盖全县。
“紧密型医共体带来最大的实惠,就是让百姓看病买药更便捷、更省钱了。以前有些乡镇卫生院、村卫生室的药不全,一些非常用药,药企不愿意供货。有了医共体后,全部药品纳入集采,不但摊薄了价格,更方便了群众就近买药。”巴彦县中医院院长李季告诉记者,2025年基层医疗机构药品配备种类超300种,较2024年增加80余种,通过医共体中心大药房“六统一”管理:统一采购、统一配送、统一目录、统一价格、统一结算、统一监管,保障药品48小时内配送到基层,极大方便了群众求医用药。
“十四五”期间,巴彦县新建了3个乡镇卫生院,改造升级了15家卫生院,实现18个乡镇卫生院中医馆全覆盖。根据巴彦县制定的县乡村三级诊疗病种目录要求,村级卫生室聚焦20种基础病种、乡镇卫生院承担49种常见病症、县级医院诊治253种复杂病症,“专家下沉+基层进修”双向流动机制,推动优质医疗资源“沉下去”、基层服务能力“提上来”。
截止到2025年10月31日,巴彦县6家二级医院检查结果互认1566人次,节省医疗费用 28.2743万元,平均缩减就医等待时间30分钟,真正实现“信息多跑路、群众少跑腿”。
群众生活无小事,巴彦县推进紧密型医共体建设,破解百姓看病“烦心事”,彰显为民服务真情怀,增强了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未来,巴彦县将继续加强医疗、医保、医药协调发展和治理,健全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创新中医药服务模式,深入推进医养结合,逐步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乡、大病不出县”,为群众健康稳稳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