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妇女报)
转自:中国妇女报
□ 中国妇女报全媒体记者 邵伟
□ 黎升强
“多亏了专家调解,我们才没有因一时冲动离婚。”近日,一对险些因日常争吵而分道扬镳的夫妻,在湖南省长沙市浏阳市婚姻家庭调适服务中心专家的耐心调解下重归于好,当事人张女士感慨道。
这一场景,是浏阳市推行“家事医院”工作法、创新婚姻家庭矛盾纠纷预防化解实践的一个生动缩影。
面对婚姻家庭纠纷这一社会治理难题,浏阳市创新提出“家事医院”工作法,构建起“预防为主、调解优先、多元联动、法治保障”的婚调工作新格局。该模式将家庭矛盾视为“家事病症”,通过纵向建立市、乡镇(街道)、村(社区)三级诊疗网络,横向打通政法委、法院、公安、妇联等多部门“跨科会诊”渠道,形成“小病基层解、大病向上转、难症共同治”的闭环管理体系,实现家事纠纷“一门受理、多科共治”。
“‘家事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在于人才。”浏阳市妇联相关负责人谈道。浏阳市组建了以专职调解员为骨干,心理咨询师、律师、维权专家等为补充的“专兼结合”调解队伍,并吸纳全国十佳人民调解员等资深力量,增强疑难案件处理能力。通过常态化开展法律、心理、沟通技巧等培训,连婚姻登记员也学习矛盾识别与调解引导,打造从登记到调解的“全科型”服务团队。
通过主动“出诊”、规范“门诊”、联合“会诊”,实现精准干预。浏阳市开展婚育观教育、公益课堂等超300场,依托基层网格动态摸排,建立重点家庭台账;婚姻登记员对离婚当事人引导调解率达98.9%,通过“离婚前8问”等工作法减少冲动离婚;对复杂案件启动多部门联合机制,综合运用法律、心理、救助等手段攻坚化解。近年来,该市调和率年均42%,有效修复了家庭关系。
此外,为巩固调解成效,浏阳市健全排查预警体系,根据风险等级实施分级干预;在调解中融合情理法,引入心理辅导改善沟通,对达成协议的案件引导司法确认;同时对成功案件定期回访,了解履行情况与家庭关系改善状况,防止纠纷复发,实现“疗后康复”。以系统化思维、专业化团队、多元化手段,将婚姻家庭矛盾纠纷化解在早、化解在小,守护万千家庭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