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记者从省政府新闻办召开的贵州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为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有关部署要求,2021年,贵州省立足实际出台了《关于推进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特别是2023年,贵州省出台了开发区改革“30条”,相关做法获得工信部认可并向全国推广,省委组织部、省委编办、省财政厅等有关部门配套出台了若干政策,形成了系统集成、协同协作的工作格局,推动开发区高质量发展取得历史性、全局性、整体性成效。
新闻发布会现场主责主业更加聚焦。开发区是特殊经济功能区,明确了“大抓产业、主攻工业”的功能定位,全省103家开发区社会事务管理职能基本剥离,以制造业为主,统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动态完善、滚动实施“一图三清单”。优化国土空间规划布局,完成8家开发区整合,调整81家开发区四至范围。突出重点,对45个有优势、特点的重点开发区在招商、配套基础设施建设、资源配置等方面重点支持,同时,支持各地围绕自身优势和亮点创建单项示范。
运营模式更加高效。全面推行“管委会+运营公司”模式,93家开发区成立了运营公司,49个管委会履行运营公司出资人职责,运营公司逐步剥离融资平台功能,实行实体化运行、市场化运作、企业化经营,运营公司逐步从“行政主导型”向“市场驱动型”转变。比如,贵阳高新区运营公司联合9个领域行业委员会,探索“管委会+龙头企业+科研平台”发展模式,龙里经开区园区运营公司聚焦发展生产性服务,为全省开发区运营公司实体化、市场化运作探索了经验。
支撑作用更加明显。2021年到2024年,全省开发区规上工业企业数增长了24.9%,规上工业总产值增长了23.9%,截止目前,规模以上工业战略性新兴产业总产值占全省比重超过80%,开发区作为新型工业化发展主战场主阵地的作用更加突显。
下一步,将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开发区高质量发展的部署要求,持续抓好改革“30”条各项任务的落实,大力推动开发区集聚集约和科技创新,着力加强开发区要素配套保障,坚定不移大抓产业、大抓项目、大抓招商,全力推进全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
记者:杨云婷
一审:杨云婷
二审:罗亚楠
三审:李铁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