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国情怀作为中华民族在长期共同生活和社会实践中形成的精神观念,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精神标识,更是高中历史学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学科核心素养的关键着力点。《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明确提出,历史教学需引导学生“认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历史发展趋势,形成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和正确的民族观,具有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基于此,以高中历史专题教学为依托,探索家国情怀培育的系统化实践路径,不仅能帮助学生构建完整的历史知识框架,更能引导其从历史发展脉络中感悟家国情怀的时代价值,实现历史认知、情感认同与行为自觉的统一,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奠定思想基础。
立足课程标准,系统挖掘专题教学中家国情怀素材
从“关键节点”中挖掘民族精神内核。在政治史、革命史类专题中,聚焦体现民族抗争、国家建设的重大历史事件,提炼家国情怀的精神内涵。例如,在“近代中国反侵略、求民主的潮流”专题中,可围绕林则徐“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抗争精神,挖掘“抵御外侮、捍卫民族独立”的精神内核;在“现代中国的政治建设与祖国统一”专题中,结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意义、“一国两制”制度创新价值,凸显“维护国家统一、推动国家发展”的家国责任。
从“典型人物”中提炼人格示范价值。在人物史相关专题中,以历史人物的言行与选择为切入点,发挥榜样的示范引领作用。例如,在“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专题中,通过孔子“仁政”“大同”的政治理想、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的民本思想,展现传统士大夫的家国情怀;在“现代中国的科技成就”专题中,依托钱学森“放弃国外优渥条件归国效力”的抉择、袁隆平“一生躬耕稻田,解决粮食问题”的坚守、屠呦呦“攻坚克难研发青蒿素”的担当,提炼“科技报国、服务民生”的时代精神。
从“文化成果”中强化文化认同意识。在文化史、文明史类专题中,以中华文明的传承与创新为重点,增强学生的文化自信。例如,在“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与文学艺术”专题中,通过造纸术、印刷术对世界文明的贡献,唐诗宋词中的家国情怀,故宫、长城等文化遗产的建筑智慧,挖掘中华文明的独特价值与传承意义;在“现代中国的文化发展”专题中,结合“非遗活化”“故宫文创”等当代实践,展现“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路径,引导学生建立对中华文化的深度认同。
创新教学策略,构建培育学生家国情怀互动式课堂
开展问题探究,深化家国认知。围绕核心问题设计探究任务,引导学生在合作思辨中理解家国情怀的时代内涵。以“改革开放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为例,可设计核心探究问题——“结合史实,分析改革开放如何推动‘国家富强、人民幸福’?”将学生分为“经济组”“民生组”“外交组”,分别搜集资料。如经济组聚焦“深圳特区发展历程”“浦东开发开放成效”,民生组梳理“家庭收入变化”“社会保障体系完善”,外交组分析“中国加入WTO”“‘一带一路’建设成果”。通过小组汇报、跨组辩论,让学生自主得出“国家发展与个人命运紧密关联”的结论,深化对“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的认知。
结合地方资源,推动实践转化。依托地方历史资源设计实践活动,让家国情怀从“课本理论”转化为“实践感知”。例如,在“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专题中,可组织学生开展“地方民族企业发展史调研”。通过查阅地方档案馆资料、走访企业旧址、访谈老员工,梳理企业在“清末民初初创、抗战时期坚守、新中国成立后转型”的历程,感受民族企业家“实业救国”的初心。在“红色文化”专题中,可依托地方革命纪念馆、烈士陵园,开展“红色故事宣讲”“革命文物解说”实践活动,让学生在“讲好家乡红色故事”的过程中,将家国情怀转化为服务社会的行动自觉。
完善评价体系,建立家国情怀培育闭环式考查机制
过程性评价:关注情感生成与参与过程。过程性评价以“记录学生成长”为重点,可通过以下三类方式实施。一是课堂观察记录,重点关注学生在史料分析、小组讨论中的情感表达(如是否主动分享对相关事件的感悟)、价值立场(如对历史人物选择的评价);二是学习档案袋,收集学生的专题调研报告、红色故事手稿、历史感悟日记,记录其家国情怀的生成轨迹;三是小组互评,制定“参与度、合作性、情感投入度”三类评价指标,让学生在互评中反思自身对家国情怀的理解与实践。
结果性评价:聚焦认知深度与价值判断。结果性评价以“考查核心素养”为目标,设计开放性、情境性试题,避免单纯考查史实记忆。通过试题设计,考查学生对家国情怀的认知深度、对历史与现实的关联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行动意识。
家国情怀的培育是一项系统性、长期性的教育工程,需以高中历史专题教学为依托,实现“素材挖掘—教学实施—评价反馈”的有机衔接。在实践中,教师需始终立足课程标准,以历史知识为根基,以创新教学为路径,以多元评价为保障,将其融入历史教学活动的每一个环节。
〔作者单位:赣南师范大学科技学院。基金项目:2022年江西省基础教育研究课题“‘家国情怀’在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实践研究”(课题编号:SZUGKLS2022-10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