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续释放智能算力赋能的乘数效应


(来源:劳动午报)

转自:劳动午报

工业和信息化部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在用算力中心机架总规模达1085万标准机架,智能算力规模达788百亿亿次/秒,存力规模超过1680艾字节,已发布1509个大模型,在全球位居前列。同时,智能算力应用走向深入,与各行业耦合作用不断增强,成为数字经济新底座。(11月10日《人民日报》)

智能算力,是专门用于处理人工智能任务的高性能计算能力。当前,基于最新人工智能理论、采用领先计算架构的智能算力,正在为人工智能落地破局与赋能千行百业提供有力支撑。

在我国,人工智能正通过多种技术路径,在农业、制造业、服务业等业务领域全面落地应用,加速重构产业发展格局。“人工智能+”的浪潮,使智能算力需求呈现爆发式增长态势。为满足迅速增长的智能算力需求,多方积极部署,提升智能算力供给能力。具体措施包括:加强算力资源统筹,高效推动算力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国家智算资源布局,充分发挥“东数西算”国家枢纽作用,加大数、算、电、网等资源协同;加强智能算力供需匹配,发展标准化、可扩展的算力云服务,推动智能算力供给普惠易用、经济高效、绿色安全。

从实践看,我国算力基础设施发展成效显著,梯次优化的算力供给体系初步构建,算力基础设施规模和水平位居全球前列,为发展数字经济提供了坚实算力底座。未来,要进一步推进算力软硬件协同设计与深度优化,持续推动人工智能计算架构的创新与突破,促进大模型、智能体等人工智能技术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让人工智能成为赋能千行百业的创新力。

同时,要持续释放智能算力赋能的乘数效应,推动人工智能从“能用”向“好用”迈进,逐步实现从算力大国到算力强国的跨越。□向秋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