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特约记者 贾权军)为进一步推进清廉学校建设,将清廉教育融入课堂教学、校园文化、制度建设中,今年以来,西宁市教育系统建立“四廉”模式,聚焦以案警廉、谈话引廉、整治护廉、文化润廉,不断厚植校园廉洁土壤,推动清廉建设与学校发展深度融合,形成党员护廉、干部守廉、教师尚廉、学生敬廉的良好氛围。
以案警廉筑牢“防腐墙”。市教育局党组坚持以“案”为鉴、以“例”明纪,多形式分层次召开教育领域以案促改警示教育会议,通过“传达上级精神、通报典型案例、宣布处分决定、剖析问题根源”四维一体模式,不断提高警示教育的匹配度、精准度,推动领导干部及全体党员干部深刻汲取教训,注重举一反三,切实知敬畏、存戒惧、守底线,筑牢廉洁“防腐墙”。
谈话引廉打好“预防针”。市第二十八中学灵活运用“关怀式+提醒式+批评式”谈话套餐,针对年轻干部、重点岗位人员、新提任干部等不同群体,分层分类分级开展“面对面”廉洁谈话,对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及时“咬耳扯袖、红脸出汗”,切实做到早发现、早提醒、早纠正,为干部职工打好廉洁“预防针”、增强纪律“免疫力”。
整治护廉绷紧“廉洁弦”。市第十二中学严格落实《西宁市义务教育中小学招生入学管理办法》,细化实化工作流程,制定阳光分班实施方案,依托西宁教育阳光分班系统,邀请纪检监察机关代表、人大代表、家长代表、社区代表等全程参与分班监督,做到“学生、教师、班级”双盲随机三维匹配,并第一时间公示系统生成结果,切实筑牢教育公平基石,得到了广大家长和教师的高度认可。
文化润廉传播“廉能量”。市第二十二中学以“思想筑基、责任夯基、文化润基”为路径,组织开展廉洁主题剪纸、手工创作等特色文体活动,盘活校园宣传阵地,让廉洁文化可看可感,持续营造“人人讲廉洁、处处传廉洁”的浓厚氛围,为学校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廉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