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上观新闻)


在第八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的医疗器械与医药保健展区,一个关于生命重启的故事,吸引了很多人的目光。
CAR-T细胞治疗康复患者纪德君,以“从奄奄一息到精神小伙”的亲身经历,讲述了他的奇迹。然而,这一医学奇迹的背后,藏者一个更为深刻的产业信号:当细胞治疗技术为生命按下“重启键”的同时,一个旨在打通治疗“最后一公里”的“院内外一体化服务新范式”正在中国加速形成与崛起。

先进疗法呼唤全新的服务生态
以CAR-T为代表的细胞疗法,是一种根本性的范式革命。它不再是标准化的化学药片,而是“活的药品”,其治疗过程漫长而复杂——从单采、生产、运输到回输及长期随访,每一个环节都需精密协作。
这一技术特性,对传统的医疗服务体系提出了严峻挑战。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主任阎骅教授、上海市胸科医院胸外科史辉教授等临床专家道出了其中的困境:患者对于新疗法的认知存在巨大信息差,从误解为“一针清零”的神药,到对复杂流程和潜在风险的恐惧,认知误区比比皆是;漫长的治疗周期中,院外的随访管理与不良反应监测,更是单靠医院力量难以全面覆盖的盲区。
无论是专家还是患者都意识到一项顶尖的医疗技术,若没有一个与之匹配的、强大的服务生态系统支撑,其惠及患者的范围与效果将大打折扣。
“益心共建”生态圈的三大支柱
在上药控股旗下创新药商业化全周期服务平台——上药云健康的“益心共建”论坛上,中国细胞治疗服务新范式的蓝图清晰浮现,它由三大核心支柱共同构筑——
支柱一:专业药师,桥接院内的“守护者”。 纪德君分享道,他康复过程中,药师不仅是药品的交付者,更是专业的顾问与贴心的伙伴,提供了至关重要的用药指导、不良反应监测与心理支持。这体现了专业药房作为医院服务的关键延伸,正成为弥合医院治疗与家庭康复之间鸿沟的“稳定器”。
支柱二:患者组织,凝聚力量的“黏合剂”。 患者组织在新生态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SLE解忧杂货铺创始人大掌柜卓乐指出,正确的科普患教能极大提升就医效率,让患者不错过最佳治疗时机。这种来自同伴的支持,构成了患者坚持治疗的强大心理场域,是服务范式中的“情感黏合剂”。
支柱三:产业协同,驱动范式的“助推器”。 论坛上,合源生物与上药云健康的战略签约,是一次具有行业意义的“握手”——“研发生产端”与“服务落地端”的深度绑定,双方将共同优化从细胞制备、冷链物流到患者全程管理的每一个环节。
未来范式:AI赋能与生态演进
展望未来,新范式充满了广阔的想象空间。
在论坛的讨论环节,企业与平台方展望了AI技术赋能的前景。未来,智能化的患者教育工具、基于大数据的疗效预测模型、个性化的康复管理方案,将有望进一步提升服务的精准性与效率。
同时,这一服务范式具备强大的可扩展性。当前的实践集中于血液肿瘤领域,但业界已关注到实体瘤、自身免疫性疾病等更广阔的战场。
论坛上,上药云健康为三位患者组织代表颁发“患者关爱大使”证书——平台方正将患者组织正式、制度化地纳入其核心服务体系,标志着“益心共建”的生态合作关系得以固化与深化,从临时性项目走向长期性战略。
原标题:《细胞治疗呼唤院内外一体化服务新范式,“三大支柱”构筑全新生态圈》
栏目编辑:张炯强 图片来源:采访对象供图
来源:作者:新民晚报 郜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