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话 GAIB CEO Kony:AI 资产上链、合成美元 AID、如何与机器人行业结合


(来源:吴说)

本次访谈中,GAIB 的联合创始人兼 CEO Kony Kwong 分享了其在 AI 与加密货币领域的创新探索。GAIB 致力于将 AI 算力资产上链,打造去中心化金融生态,并推动 GPU 等 AI 基础设施资产的代币化。此外,Kony 还阐述了 AI 算力与产业的融合前景,分析了机器人市场的巨大潜力及其与加密货币技术结合的机会。访谈还深入探讨了 GAIB 的创新产品 — — 合成美元 AI Dollar (AID),以及该产品如何帮助投资者参与到 AI 产业的长期增长中。

开场介绍

Colin:大家好,欢迎来到吴说的这一期播客,然后我们非常高兴邀请到了 GAIB 的嘉宾。首先要不请你介绍一下你自己个人以及你们这个项目,简单介绍一下。

Kony:大家好,我是 GAIB 的联合创始人兼 CEO Kony,今天很高兴能在这边跟吴说一起简单地介绍一下 GAIB 是做什么的。那我先自我介绍一下吧。在创立 GAIB 之前,我是在投行和资管公司工作,主要负责私募股权融资、信贷分析、股票分析等工作。后来对 Crypto 比较感兴趣,就加入了一家 Crypto 交易所,帮他们做海外的战略并购,主要是与交易所、钱包、媒体等相关的战略投资。之后,我和我的合伙人一起成立了一家 Crypto 风投公司,主要投资于底层的 Crypto 基础设施,包括 Layer 1、Layer 2 、ZK,以及一些技术型项目。我们的投资组合包括 EigenLayer、Babylon 等。

我从投资人转型为创始人,这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Colin:你们现在这个项目它具体是做什么的?解决什么问题?它是一个什么样的起源?因为一些什么思考启动了这个项目?

Kony:GAIB 是 AI 时代的一个经济层。所谓经济层,其实我们聚焦有两个点,第一是把 AI 的资产上链,第二是把这些 AI 资产的整个生态和经济循环打起来。所以这两个是 GAIB 最重要、最核心的目标。那为什么创立 GAIB 呢?就刚刚讲到,在创立 GAIB 之前,我是在 VC 里面工作,主要是做投资。同时我本身是 AI 的爱好者,从 ChatGPT 3.5 开始,我就已经开始自己动手创作,写代码,做一些跟 AI Agent 相关的事情。那时还是很早期,因为当时并没有很多 AI Agent 框架,很多东西都要自己搭建。我从那时开始就特别关注 AI 的发展。到了 2023 年年底,恰好是 Crypto 和 AI 开始有了结合。大家开始思考,既然 Crypto 已经建立了这么久,具备了很多好处,比如去中心化和信任机制,能不能也带给 AI?

所以当时我就开始关注 Crypto AI 这个领域的公司,看看有哪些可以投资的项目。初期我发现大部分公司都处在几个方向,比如利用 Crypto 来做去中心化算力市场(decentralized compute marketplace)。例如像 Aethir、IO,或者是做去中心化的数据标注,让大家贡献资源和数据。第三种方式是利用 Crypto 来做激励机制,把不同的资源聚合起来。那时我很惊讶,为什么在 AI 这么大的市场上,没人去关注金融层面的问题呢?尤其是在 2023 到 2024 年,AI 进入爆发阶段,很多大模型公司对 AI 算力的需求非常大,整个产业链也开始膨胀。然而,很多公司面临一个问题,那就是 AI 基础设施的投资既复杂,又对资金的需求非常大。

这些公司需要庞大的资金,大多数公司找资金有三种方式:第一,自己去找 VC 或 PE 进行股权融资;第二,去借钱。借钱的对象可能是私募、家族办公室、高净值个人等,但很多时候,由于这一产业较新,银行甚至都不太理解这个行业的业务逻辑。即便他们理解,传统金融的风控模式也需要长时间审核,可能过了 6 个月、12 个月也未必能批下来;第三种方式是你自己有足够的资金,拥有一两亿美元,那你就可以随便购买 GPU 或创建云公司。然而,很多小型专为 AI 服务的云公司也面临同样的问题:钱从哪里来?如何获得资源?

我的合伙人 Alex,他也是一家云公司的创始人,我就跟他说,为什么我们不能在这个生态里面做一家金融公司,专门服务于 AI 基础设施,包括云公司、算力中心等?

他也觉得这个想法不错,于是我们在去年年中时决定开始着手做这个项目。我们的目标是:第一,我们希望将更多的 AI 算力资产带上链,让所有人都能参与其中。因为对很多人来说,参与 AI 发展是很困难的,通常只能通过购买英伟达的股票来间接参与,但这并非最直接的方式。如果我们能将底层的 AI 基础设施资产上链,让每个人都能投资进来并从中获益,那将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第二,通过区块链和链上的去中心化金融(DeFi)服务,我们希望能让 AI 基础设施公司更高效、更容易、更快速地获得资金。

第三,我们希望创造一个完整的经济体系,因为在现实世界中,完全没有一个金融市场专门服务于 AI 基础设施。我们有黄金市场、白银市场,甚至有橙子的交易市场,但 GPU、算力,甚至是机器人这样的新型 AI 资产,根本没有一个专门的市场来交易或投资。

我们希望能创建这样的市场,这也是区块链给我带来的很大启发。区块链和 DeFi 给我带来了两个重要的逻辑:第一,它能创造出一个全新的交易市场;第二,它能创造出全新的交易资产。因此,我想将这两个逻辑应用到 AI 基础设施的领域,这也是我们创立 GAIB 的原因。

机器人产业与 AI 结合的新机遇

Colin:在看到你们最新的相关内容和介绍时,似乎也考虑到未来可能从 GPU 领域拓展到机器人领域。不知道你们是怎么思考的?包括你们的业务逻辑下一步的规划,机器人与 Crypto 的结合,有哪些有趣的点?

Kony:机器人是我们最近刚刚公示的一个新方向,原因很简单,因为我们认为机器人是未来 AI 的一个重要产业。原因有几个点。首先,如果 AI 是大脑,它需要有一个身体,才能与现实世界互动,而不仅仅停留在软件层面的互动。也就是说,我们需要一个实体的身体,而这个实体的身体就是机器人。机器人有很多不同的形式,最简单的理解就是人形机器人,比如宇树(Unitree)、Figure 在做的那些。但实际上,机器人还包括 Robot Taxi(智能驾驶汽车)、清洁机器人、送餐机器人,还有一些无人机(drone),甚至是机器人狗,这些都属于机械人领域。

它们的唯一目的是将 AI 与现实世界结合起来,并扩大它的应用场景。因为无论 AI 多么强大,如果它没有一个实体的躯体,难以与现实世界产生互动,驱动现实世界的发展。因此,我们看到未来的机器人产业与传统机器人有所不同,传统机器人通常是生产线上的机器人,像大型机械臂和自动化生产链条。

但现在的机器人不仅仅是这种形式。未来的机器人将会更加面向消费者,走向消费级市场。它们的经济模式和收入模式也会与传统机器人不同。例如,Robot Taxi 可能会采用按月付款租赁的模式,或者人形机器人部署到不同的商场,也可能是按月租赁的形式支付费用。

这种模式其实与 GPU 很相似。你有一个实体资产,并且有一个稳定的现金流。我们希望做的事情是将这些实体资产和稳定的现金流带到链上,所有投资者可以通过代币化的方式参与其中。这就是我们核心的业务逻辑:只要是实体资产,能够产生稳定的现金流和收益,无论是算力、机器人、能源,还是数据,我们都可以将其代币化并带上链。我们的目标是让整个 AI 基础设施的资产链条都能被更多人参与进来。

机器人市场前景与潜力分析

Colin:其实我看到你们现在在机器人这一块和加密货币相关的讨论,似乎也有很多思考的方向,虽然我没有仔细研究,但我觉得听众或者很多人应该对这个领域感兴趣。你们对整个市场的现状,或者其他一些产品有些什么样的观察?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吗?

Kony:机器人市场其实是一个非常庞大的市场,到2030 年底,应该会超过万亿的规模。这个市场主要可以分为两个大类,一类是工业级机器人,另一类是消费级机器人。工业级机器人除了我们提到的传统机械臂、自动导引车(AGV)外,比如在 Amazon 的大仓库中,会有很多机器人在仓库里跑来跑去。新型机器人除了这些,还包括人形机器人在工厂中执行某些工作。

举个例子,现在有一家机器人公司,他们专门做折衣服的机器人。为什么做折衣服呢?因为在国内外,有些工厂大到可能有 五千 人、一万人的规模,其中有超过 10% 的工人每天只做一件事,就是折衣服和烫衣服。你可以想象,这种工作未来会很难找到人来做,因为它是单一的、重复性的工作。再者,这种工作很难做到 24 小时全天候运行,但机器人却能取代这种工作。机器人可以解放人类,摆脱这些重复劳动,让人去做更有意义的工作。

另外,我们看到无人驾驶汽车(Robot Taxi)开始逐渐兴起,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点。未来的城市布局除了公共交通外,Robot Taxi 可能会成为一种替代性的公共交通工具。我们不再需要自己开车,如何参与到这种未来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呢?其中一个方式就是投资机器人产业。

在消费级市场,我们也看到越来越多的机器人应用场景,比如清洁机器人。目前很多清洁机器人已经被应用到医院、厕所、甚至卫生间等场景。比如我们最近宣布合作的一家美国上市公司 Primech,他们就是专门做清洁机器人的公司。

此外,还有人形机器人。人形机器人的用途可以非常广泛,因为他们有“灵巧手”(Dexterous Hands)。,它们能够替代人工做一些特定的工作,比如捧、挑、捡不同大小、形状和材质的东西等。再或者是处理柔体物品,比如衣服,毛巾等物体。这些工作以前是很难通过传统的机械臂来完成的,因为单纯通过预编程是无法穷尽的处理世上所有不同的东西。但因为人的手很灵巧,拥有很多的自由度,可以做出各种复杂的动作,而传统机械臂通常只有两到三个爪子,不能完成如此多变的工作。

随着技术的发展,我们会看到这些机器人会有更多的应用场景。目前,机器人处于早期阶段,我把它比作 2014 至 2015 年的加密货币市场。当时,加密货币行业刚开始爆发,类似的趋势也出现在机器人产业。虽然现在机器人技术已经取得了一些突破,但仍然有很多任务它们无法完成,比如生产线上的一些精细操作。我们预计,在明年,大多数机器人公司将进入初步的量产阶段,届时机器人产品的售价可能会降低,使用场景也会变得更多。

另外,工业级机器人仍然是推动这个行业发展的重要力量,因为该领域需求大、资金支持足。而消费级机器人目前仍处于观望阶段。

机器人市场的标准化挑战

Colin:那对于你们的业务来说,你们后面准备如何参与到这个产业中?

Kony:对我们来说,参与机器人的业务与我们刚才提到的 GPU 很相似。我们会与机器人的制造厂商合作。例如,每当他们卖出一个机器人,我们会提供资金支持,机器人制造商所获得的收益将回流到我们的投资人手中。因此,最终这还是一个有收益、稳定收益的产品。我们希望通过这种方式,第一,给机器人公司提供必要的资金支持,帮助他们扩展;第二,把机器人的收益带到区块链上,让更多有兴趣的参与者能够参与进来。

Colin:可是这样的话,计算就有一个问题。如果你计算 GPU 的话,因为它的算力是比较标准化的,对吧?每个算力的购买价格可以有比较明确的标准,也比较容易进行融资和交易。但机器人在标准化方面会有一定的难度,不同的公司、不同的机器人型号,它们的价格和收益率差异可能很大。你们打算如何解决这个标准化的问题,或者未来如何让机器人更适合这种标准化的模式?

Kony:对,这是一个很好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不仅仅出现在机器人领域,GPU 也有类似的问题。虽然 GPU 在某些方面是标准化的,但它也有不同的生产商和型号,比如 H100、H200 等等。当不同的云服务商获取 GPU 后,他们的成本结构也会有所不同,比如电费、销售成本、数据中心的租金等都会影响 GPU 的收益。

所以,在做 GPU 代币化时,我们已经为其建立了一整套标准化模式。我们关心的不是 GPU 是哪个型号,而是这个资产能够带来多少现金流。最终,现金流才是决定投资回报的核心。

对于机器人,我们也会采取相似的逻辑。无论是什么样的机器人,我们关心的首先是它的客户是谁;其次是它每个月能够带来多少现金流,或者赚取多少收益。我们从这个角度评估该机器人能获得多少融资支持。举个例子,GPU 的市场价格可能是 150 美元。为了保障更多的安全边际,我们通常只会给 GPU 厂商 100 到 130 美元的融资,这意味着我们会采取 1 到 1.2 倍,甚至 1.5 倍的超额抵押(over-collateralization)方式。同样的概念也适用于机器人。机器人的基础资产首先是我们评估的依据,我们还会分析它每个月能够带来多少现金流,回本周期如何。我们通过这个角度来实现代币化和标准化的流程。

AID 合成美元产品介绍

Colin:我关注到你们推出了一个比较有趣的产品,就是你们自己的合成美元,叫 AID(AI Dollar),这个其实挺特别的,尤其是可以质押 AID 来赚取一些 RWA(真实世界资产)收益等等。同时也涉及到与 Pendle 以及一些 DeFi 相关的合作,看起来很有趣。能不能介绍一下为什么会推出这个产品,以及你们的思考过程?

Kony:好的,AID 是我们的合成美元。推出这个合成美元的原因其实很简单,因为我们发现,当你选择各种类型的投资项目,尤其是 GPU 产品时,选择面非常广泛,可能让人眼花缭乱。所以我们想,为什么不能有一个更简单直接的方式?你只需要拿着一个代币,就可以获得不同类型底层资产的收益。因此,AID 合成美元的收益模式是这样的:我们分为两个步骤。一个是纯 AID,它完全由国债和稳定币支撑,所以它是 1:1 的,随时可以兑换成稳定币。

然后,还有 sAID,它是质押版的 AID。如果你想获得收益,就需要把 AID 合成美元进行质押。这个收益来源于两个方面,第一个是 GPU 算力资产,第二个是机器人的资产收益。这两个收益来自不同的公司,不同类型的 GPU 都可以放到 sAID 底下,因此,sAID 更像是一个投资组合,它的底层包含了不同的 GPU 资产、TPU 资产和机器人资产,从而给投资者带来混合的收益。

我们希望通过这种合成美元的方式,让大家更容易地参与到整个 AI 产业的收益当中。此外,AID 不仅仅是一个获得收益的代币,它还可以在 DeFi 领域有更多用途。你可以用你的 AID 或 sAID 去做借贷、进行交易,甚至进行杠杆操作。如果你想把收益再提升一些,通过这些 DeFi 功能是完全可以实现的。我们希望通过 DeFi 为 AID 提供更多的赋能,让它成为最简单、最直接的方式,帮助大家参与到整个 AI 产业的成长中。

AID 的稳定性与风险防范措施

Colin:关于稳定币或合成美元这类产品,大家可能会有疑问,就是你们如何保证它尽量避免脱钩问题?当然,完全避免脱钩很困难,因为会有很多原因,比如最近 USDe 就曾在币安出现过脱钩问题。你们是如何考虑这个问题的?或者未来有没有防范措施?

Kony:脱钩的原因其实有很多,首先可能是由于流动性短缺,其次可能是底层真实资产出现问题。例如,最近 10 月 11 号发生的 USDe 脱钩事件,主要是由于交易所的流动性不足,加上无法进行赎回,也没有办法去套利,这样就导致了价格的脱钩。但是我们发现,在经历了短期的市场波动和流动性短缺之后,底层资产其实没有问题,最终它的锚定又回到了一块钱。

对于我们来说,AID 完全由美国国债和稳定币支撑,所以除非链上出现流动性短缺或者一些极端情况,否则 AID 不会出现明显的脱钩问题。此外,sAID 是 AID 的质押版本,底层资产由美国国债、一篮子的机器人资产和算力资产组成。我们在这方面有一个重要条件,那就是超额抵押。举个例子,你有 100 美元等值的 sAID,但为了保障安全性,sAID 需要有 1.3 到 1.5 倍的算力资产来支撑,这样可以提供更大的可支撑性。

另外,sAID 的底层资产会有稳定的现金流回流,因此对于 sAID 的持有者来说,它实际上是一个逐月增值的产品,因为它采用了 4626 的机制,所以汇率会不断上涨。

从这些措施来看,我们还很重视合规性和法律架构。在将资金投放到云公司或机器人公司之前,我们会做大量的尽职调查,并且会请第三方审计机构确保我们的资金是投放到合适的公司。比如,我们需要知道这些公司资产的真实价值,审计机构会帮助我们进行资产审查;此外,我们还要确保公司的商业模式合规,客户是否真实,过去的收益和交易记录是否真实可靠,所有这些信息都会由第三方审计公司进行审核,并公开给大家。因此,从各个角度来看,我们底层资产出现问题导致脱钩的风险,相较于其他资产而言,会比较低。

GAIB 未来一年的发展规划与展望

Colin:最后想问一下,未来半年或一年,你们除了现有的产品外,还有哪些规划或是新的拓展方向?

Kony:未来一年其实我们有很多计划。首先,我们会把 AID 主网上线,预计在几周内我们会上主网。其次,我们会扩大机器人的业务,同时也会将我们目前管道中超过 20 亿美元的 GPU 资产进行代币化,进一步拓展市场。

另外,我们会关注行业的发展,特别是能源和数据等领域的金融体系。如果这些领域的金融体系逐渐稳定和成熟,我们也会将这些资产带到市场,并将收益分配给 AID 持有者。未来的方向还是挺值得期待的,尤其是机器人产业开始进入大众视野,逐渐实现大规模应用。其次,算力资产也在逐步成熟,最近不仅是小型公司,甚至是主权级别的国家和企业,也开始投入大量资金建设 AI 基础设施,投入金额甚至达到千亿美元级别。因此,我们看到这个产业只会越来越大,而我们目前在市场中的份额还不到 1%,所以成长空间非常大。我们也希望更多有兴趣参与 AI 经济的朋友能够关注我们,并支持我们的 AID 以及相关产品。

Colin:好的,谢谢。确实现在 AI 非常火,但它与 Crypto 的结合还在探索阶段,很多产品还是在后台进行应用,比如交易所通过 AI 提升效率等等。我们希望能看到更多创业者在 AI 和 Crypto 结合的领域做出更多有意义的探索,尤其是在这两个领域交集的地方。谢谢你,期待未来更多的进展,也希望大家继续关注你们。今天的播客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Kony:好的,谢谢 Colin,谢谢大家。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