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质增效“一池两新万企”行动 激活特色产业发展新动能


(来源:廊坊日报)

转自:廊坊日报

图为签约仪式现场。本报记者 陈童 摄 图为签约仪式现场。本报记者 陈童 摄

本报讯(通讯员 李勃霖)为深入贯彻市委强化对接合作,统筹用好农信系统资金,支持农信系统回归本源、服务“三农”、防范风险、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要求,同时,全面落实省联社“1357”战略规划,扎实推进“一池两新万企”专项行动,日前,廊坊农信系统召开“一池两新万企”行动提质增效专项工作会,全面激活特色产业发展新动能。

会上,各县(市、区)政府、廊坊开发区管委会与省联社廊坊审计中心共同签署了《“一池两新万企”行动提质增效战略合作协议》,标志着政银合作进入新阶段。

此次协议的签署,是廊坊农信系统贯彻落实省联社“一池两新万企”行动部署,推动支持小微企业融资协调工作机制各项工作落地见效,以金融力量助推乡村全面振兴的重要举措。

接下来,合作双方将共同推动“一池两新万企”行动从“架梁立柱”向“精耕细作”深化,着力为廊坊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金融动能。

一直以来,廊坊农信系统通过创新金融产品、优化服务模式、强化政银企协同等举措,有效激活区域特色产业发展动能。截至第三季度末,全辖累计发放小微企业贷款1273.78亿元,为区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的金融支撑。

创新金融产品体系,精准对接产业需求。针对区域经济特色,廊坊农信系统创新开发了20余款差异化信贷产品,形成覆盖多领域的金融服务方案。各县级行社立足本地实际,推出特色化融资解决方案:针对蔬菜种植、家具制造、汽配石材等支柱产业,先后推出专项信贷支持方案,并采取降低融资成本、优化审批流程等举措,有效缓解了企业经营压力。联合红木行业协会制定《特色产业集群金融服务方案》,建立产业园区金融服务站,推出8款专属产品,实现支付结算“一站式”服务。创新“农商科创贷”“园区贷”等产品,重点支持高新技术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成长。通过创建鼎盛创业园区和燕三太旧机动车交易市场两个信用微企园区,已为30余户企业提供4000余万元信贷支持。

优化服务模式,提升融资服务质效。廊坊农信系统指导各县级行社深入开展企业走访调研,建立“一户一档”服务机制,精准把握企业需求。运用大数据技术筛选目标客户,通过定制化服务方案和“六优先”快速审批机制,为相关企业提供了高效融资支持。建立快速响应机制,最短在48小时内完成从对接、审批到放款全流程。创新“车间72小时”服务模式,助力包装企业完成数字化转型,发放的保证担保贷款使企业产能提升40%,人工成本显著下降。开展“上门服务”专项行动,深入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经营一线,建立动态需求图谱。截至第三季度末,累计走访企业20万余户,授信总额达223.61亿元。

深化政银企合作,构建金融服务生态。廊坊农信系统注重与职能部门、行业协会协同联动,构建多方参与的金融服务生态。积极响应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政策,重点支持文旅康养项目建设,有效激活区域经济活力。与相关职能部门签订“一池两新万企”行动合作框架协议,建立两家信用微企示范园区,对园区企业进行全覆盖走访,建立了完善的信息档案系统。基于对本地印刷包装、现代物流、科技创新等特色产业的扎实调研,量身定制研发出“印刷快贷”“物流快贷”“科企快贷”等一系列独具农信特色的信贷产品,切实解决了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痛点。截至第三季度末,累计发放支持县域特色产业集群企业的贷款214.41亿元。其中,支持全省107个县域特色产业集群的贷款达115.89亿元。

此次全域战略合作的签署,是廊坊审计中心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主动担当作为的具体体现。廊坊农信系统将继续秉持服务实体的初心,充分发挥其统筹协调功能,确保协议各项内容从“纸面”落到“地面”,继续紧扣大局、当好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银行;聚焦主业、当好优化营商环境的先锋银行;强化联动、当好银企合作的标杆银行。。

下一步,廊坊农信系统将致力于持续完善政银企多方协同机制,将更多金融资源高效配置到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环节,为廊坊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加强劲的动能和更加稳定的金融动力。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