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
【环球时报驻澳大利亚特约记者 白晓】《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27日报道称,在对地区的援助方面,中国“智胜”美国,澳大利亚不得已只能“孤军奋战”。
报道援引澳大利亚智库洛伊国际政策研究所当天发布的最新版《太平洋援助地图》,称在其他国家减少贷款并准备削减发展援助之际,澳大利亚巩固了其作为太平洋地区最大援助国的地位;而由于美国削减援助,外界对其不可靠的印象加深,这同时让中国在“外交叙事”上获得了优势。
这份报告追踪了多国在2008年至2023年间向太平洋地区提供“官方发展融资”(ODF)的情况。报告显示,2023年,对太平洋地区的ODF降至36亿美元,较2022年下降16%。其中,澳大利亚占对太平洋地区ODF的43%,是第二大援助国新西兰的4倍多。
“包括美国、新西兰和大部分欧洲国家在内的西方国家正在削减对太平洋地区的援助。”《澳大利亚金融评论报》报道称,如果排除美国与帕劳、马绍尔群岛和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签订的《自由联系协定》,美国仅是太平洋地区的第九大援助国,占总援助的1.4%。
报道援引研究项目负责人亚历山大·达扬特的分析称,对澳大利亚来说,美国的“撤军”不仅带来诸多不便,也让澳大利亚在对抗中国影响力方面愈发孤立无援。
达扬特表示,美国削减的援助正以信任流失的形式被量化,而中国则巩固了其“稳定、不干涉内政的合作伙伴”形象,在一个重视持续性的地区赢得了信任。
报告提到,中国与太平洋岛国的发展合作已趋于稳定,合作重心已从传统基建转向更具针对性的赠款援助和基层项目。报告称,中国正积极与太平洋岛国的学校,警察部门和医院等建立联系。澳大利亚广播公司援引报告作者杜克的话称,中国的援助策略展现出“卓越的适应性”,“中国当前在太平洋地区的投入总额虽低于10年前,但其援助已更深地融入了当地社区。项目规模更小但实施频次更高,且更精准契合地方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