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洛州创新推进生态管护员建会入会


久治县青年志愿者服务队。

玛多县总工会开展“户外劳动者”夏送清凉活动,为生态管护员发放清凉慰问物资。

玛多县总工会开展坚守偏远地区职工慰问活动,慰问40名生态管护员。本版图片均由果洛州总工会提供

10月14日清晨,当果洛藏族自治州班玛县亚尔堂乡日合洞村其他村民还在沉睡时,生态管护员华子已穿上工作服,骑上摩托车驶入晨雾。这样的清晨巡护,他已重复了7年。车子碾过露水打湿的山路,载着干粮和装备,也载着一份沉甸甸的守护责任。

与此同时,在果洛州总工会办公室,工作人员华旦多杰正整理着最新数据。7582人——这是截至目前果洛州生态管护员的入会人数。这个数字背后,是一场关乎万名“生态卫士”归属感的深刻变革。

西海新闻记者 范程程

果洛州地处三江源腹地,是“中华水塔”的重要守护线。2012年,青海省率先实行“一户一岗”生态管护员制度,从牧民中选聘生态管护员,让他们从草原的利用者转变为守护者。

如今,果洛州已有1.5万名生态管护员,他们像华子一样,长年穿梭在群山、草原和湿地之间,守护着这里的草木和生灵,成为生态保护的核心力量。但长期以来,“地处偏远、信息闭塞、分散作业”的工作特点,让他们难以享受到系统性保障。

“我们每天独自巡山,以前遇到困难只能自己扛。”玛沁县拉加镇洋玉林场的生态管护员科特道出了许多同行的心声。这位52岁的管护员守护着5000多亩林区,24年的巡护生涯里,他走过的路程累计4万多公里,相当于绕赤道一周。

转机发生在2021年,青海省总工会结合实际,确定按照系统工会、基层工会、工会分会、工会小组四级组织架构,逐步吸收三江源生态管护员入会。但如何将分散在如此广阔区域的生态管护员有效组织起来,成为摆在果洛州总工会面前的现实难题。

“生态管护员工作地点偏远、居住分散、信息闭塞,传统的建会模式根本行不通。”果洛州总工会相关负责人在一次调研中坦言,“我们必须找到一条适合高原特色、符合管护员实际的新路径。”

2024年,果洛州在全省率先出台《生态管护员建会入会三年行动方案(2024—2027年)》,将“扩大覆盖面”转化为可落地的具体路径。“我们没有照搬传统建会模式,而是针对管护员的工作特点,从系统谋划、精准施策、服务保障三个维度深耕细作生态管护员建会入会工作。”果洛州总工会相关负责人介绍。

吸纳生态管护员入会的过程中,班玛县总工会的“上门服务”是破解建会难题的生动实践。“管护员巡山路线长、时间不固定,我们就带着表格、资料上山找他们。”班玛县总工会干事求桑多杰回忆,为了给生态管护员仁增措办理入会手续,他沿着巡护路线驱车两小时,又步行1小时才找到在山林中巡护的仁增措。从信息登记到权益讲解,求桑多杰在山坡上完成了全套流程。

“以前觉得工会离我们很远,现在知道,工会就在巡护的山路上。”仁增措说。

从权益保障到精准服务:工会温度暖人心

建会不是目的,服务才是根本。果洛州总工会坚持建会入会与服务保障一体推进,让生态管护员实实在在感受到“娘家”的温暖。

在久治县人民医院,生态管护员让克第一次参加了工会组织的全面健康体检。“医生检查得很仔细,从心电图到B超,从血常规到肝功能,每一项检查都很仔细。”拿着体检报告,让克眼眶湿润,“工会不仅安排体检,还能申请医疗互助,看病负担轻多了。”

果洛州总工会推行的精准服务,为生态管护员带来了实实在在的保障。生态管护员桑塔在困境中及时得到了工会困难职工帮扶和医疗互助的支持;生态管护员才旦的家庭也因工会的助学政策而获益。

“加入工会组织后,就像有了‘娘家人’,心里倍感踏实,十分温暖。”生态管护员的话,道出了他们对工会服务的认可。

果洛州总工会坚持生态管护员建会入会与服务保障工作一体推进。在经费保障方面,州县两级工会将通过合理安排建会入会专项工作经费、定额补助、项目补助等方式,加大对生态管护员工会组织的经费支持,保障正常运转。在阵地建设方面,着力打造工会驿站、“生态管护员之家”“职工之家”等职工服务阵地,为生态管护员安置“新家”。在维权服务方面,聚焦广大生态管护员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需求,在健康体检、疗(休)养、送温暖、职工医疗互助保障等优质服务项目中,对生态管护员给予适当倾斜。

“工会就像给我们安了个家。”科特说,现在遇到困难,首先想到的是找工会商量。

这份“家”的归属感,源于工会对生态管护员群体的持续关注与扎实服务。玛多县总工会常务副主席玛沁加介绍,果洛州总工会启动为期三年的生态管护员建会入会行动以来,玛多县总工会全面完成3125名生态管护员的入会工作,入会率达100%。

为支持生态管护员的工作与生活,玛多县总工会实施了一系列关怀政策,包括去年年底慰问入会生态管护员,对家庭困难人员开展帮扶等,旨在通过工会的关怀,激励生态管护员更好地守护三江源,共同促进生态环境持续健康发展。

从个人坚守到集体力量:凝聚生态保护新动能

“以前巡山是一个人走,现在加入工会,和其他管护员交流多了,大家一起讨论怎么保护野生动物、怎么预防森林火灾,保护的力量更足了。”玛多县玛查理镇野牛沟村生态管护员日才的感受,折射出工会组织对生态保护工作的推动作用。在果洛州,工会不仅是服务者,更是纽带,将分散的管护员凝聚成一支有组织、有力量的生态保护队伍。

为了织密建强工会在生态管护领域的组织体系,更好地凝聚生态管护员队伍,力推生态管护员建会入会工作。果洛州总工会通过线上线下多种渠道广泛宣传引导,在网、微、屏等端口开设“生态管护员建会入会”专栏,使生态管护员了解工会组织的优越性,提高加入工会组织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通过由行业部门牵头建、主管部门联合建、所属乡镇单独建等多种模式,优先吸收生态管护员队伍中的村两委班子成员、党员和工作成绩突出、群众评价好的生态管护员入会,力争每年纳入工会组织3000人以上,年增幅达30%。按照规划,到2027年,果洛州的生态管护员入会人数将突破1万人。

“我们的目标不仅是让更多管护员加入工会,更要让工会成为他们的坚强后盾,让他们能更安心、更有底气地守护三江源。”果洛州总工会相关负责人表示。

如今,在果洛州的山林草原间,越来越多生态管护员的巡护路线上,不仅有绿水青山,还有“娘家人”的温暖。从“一个人坚守”到“一群人同行”,工会组织正为三江源生态保护注入新的动能,用温暖的服务编织起一张坚实的保障网,让“生态卫士”们在守护绿色家园的路上,不再孤单。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