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李晓娟)今年以来,城中区坚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不断严密组织体系、健全工作机制、创新活动载体、强化作用发挥,持续推动新兴领域党建从“有形覆盖”向“有效覆盖”深度转变,为全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的新动能。
城中区制定出台《中共西宁市城中区委非公经济组织和社会组织工作委员会工作规则》,细化明确区委两新工委牵头抓总责任、25家工委成员单位行业主管责任以及新兴领域党组织具体落实责任,形成区委统一领导、两新工委统筹协调、行业主管部门纵向推动、街道社区横向兜底的管理格局。2024年以来,召开联席会议6次,解决跨部门难题13项。按照“应建尽建”原则,新成立党组织42个,优化调整党组织设置123个,推动群团组织覆盖85个,选派党建指导员92名,持续提高党的组织和工作覆盖率。
同时,大力推动党建要求写入社会组织章程和公司管理制度,全区46家新兴领域组织完成“党建入章”,67名党组织书记通过法定程序进入管理层。立足辖区水井巷、莫家街、饮马街等传统商圈实际,成立“城中区商圈党建联盟”,签订商圈党建联盟契约,全面盘活辖区各领域各行业资源。创新推行“移动网格员”机制,引导快递外卖小哥、网约车司机、网红主播等新就业群体到社区网格报到,聘任221名“移动网格员”,通过“随手拍”“即时报”等方式,成为城市管理的“流动探头”和“前哨尖兵”。组建“先锋骑手”“夏都红骑手”志愿服务队等队伍8支,参与文明创建、应急配送、关爱独居老人等公益服务200余场次,有效激发了新兴领域群体融入城市、服务社会的内生动力。
为让新兴领域党员的归属感更强,城中区按照“15分钟服务圈”要求,整合利用社区党群服务中心、银行网点、连锁商超等资源,标准化建设“暖心驿站”“司机之家”等服务阵地49个,配备饮水机、微波炉、充电工具、应急药箱等设施,累计服务新就业群体1.2万人次,党员干部向心力更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