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3条地铁新线全部进入“跑图”阶段


(来源:千龙网)

10月26日,记者从北京市重大项目办和京投轨道公司获悉,继17号线中段、6号线南延实现“跑图”后,10月25日,北京地铁18号线(马连洼—天通苑东)也开始“跑图”,标志着年内计划开通的3条轨道交通线路已全部进入“跑图”阶段,进行全封闭模拟运营。

10月26日,地铁18号线回龙观西大街站。 摄影/新京报记者 陶冉10月26日,地铁18号线回龙观西大街站。 摄影/新京报记者 陶冉

北京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突破900公里

昨日(26日)上午,记者来到18号线回龙观西大街站,站台层乘客候车区附近设有多个落地电子屏,显示列车到站信息。一趟趟列车空载驶过,记者搭乘其中一趟列车,车厢内空间十分宽敞,蓝色普通座椅,搭配黄色爱心专座。车厢门上方的电子屏会提示乘客所在车厢位置,以及即将到站车站卫生间、电梯、楼梯位置,乘客下车即可辨别方向。

据市重大项目办轨道三处处长韦斌介绍,根据年度建设计划,今年本市轨道交通将实现18号线、17号线中段、6号线南延等3条线约30.1公里线路具备初期运营条件。通车后,本市轨道交通运营里程将突破900公里,轨道交通线网布局和运输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其中,18号线(马连洼—天通苑东)是一条位于城市北部东西向的骨干线路,线路途经海淀、昌平两区,约19.8公里,共设车站11座,其中换乘站4座,分别在马连洼站与16号线换乘、回龙观东大街站与8号线换乘、天通苑站与5号线换乘、天通苑东站与17号线换乘。线路建成后,将作为支撑北部区域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直接服务天通苑、回龙观等大型居住区通勤需求,缓解回天地区至上地软件园交通压力。

17号线是一条贯穿城区南北方向的大运量轨道交通干线,串联起天通苑、望京西、太阳宫、潘家园等居住区。其中南段(嘉会湖—十里河)和北段(工人体育场—未来科学城北)已分别于2021年和2023年开通。中段从十里河至工人体育场,约8.2公里,共设车站4座。线路建成后,17号线将实现全线贯通,届时从嘉会湖到未来科学城北仅需66分钟,能够实现快速引导和疏散地铁5号线、10号线客流,有效缓解周边交通压力。同时,带动未来科学城、CBD及亦庄新城站前区经济社会发展。

6号线南延作为北京中心城区东西向骨干线6号线的延长线,约2.1公里,北起既有潞城站,沿运河东大街至潞阳站。6号线南延是北京城市副中心轨道交通线网规划中的重要一环,对疏解非首都功能、提升绿色出行品质、完善城市副中心交通配套功能具有重要意义。

18号线批量应用碳纤维电加热座椅

据京投轨道公司二分公司副总经理李楠介绍,3条线在建设中克服了重重困难。其中,18号线全面推进标准化、智慧化与机械化,是北京轨道交通智慧工地示范线,也是国内首次尝试柔性直流牵引供电技术的地铁线路。线路车辆采用国内最轻的6辆编组B型地铁列车,并在国内首次批量应用碳纤维电加热座椅。新京报记者探访的回龙观西大街站是北京第一个大跨全无柱车站,优化了车站空间效果,提升了车站的通透性与美观度,为乘客提供开阔舒适的候车环境。

17号线中段潘家园西站为地下暗挖双层叠落侧式车站,车站北外挂厅、附属风亭及出入口与地上社区综合服务用房一体化结合,集约了城市用地。永安里站为国内首例在地下暗挖有限空间富水砂卵石地层采用超高压旋喷止水和加固技术,成功解决了在复杂水文地质条件下进行暗挖施工的行业难题。

6号线南延为本市首个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招标的新建城市轨道交通项目。这种模式的使用对于推进工程筹划、加强投资控制、实现降本增效具有重要作用。

据了解,3条线按照开通后运行图组织行车,采用全封闭模拟运营模式,“跑图”将不少于30天,全面检验列车正点率、设备故障率等关键指标,同步开展应急处置与客流疏导演练。待各项指标达标并通过安全评估后,3条线具备开通运营条件,届时北京轨道交通网络将再添3条“民生线”和“发展线”。

10月26日,地铁18号线车厢内的电子屏。10月26日,地铁18号线车厢内的电子屏。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