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玉米:收割进度偏慢,粮质差别大


  卓创资讯分析师张文萍

  【导语】自9月中旬开始,华北地区南部迎持续阴雨天气,10月上旬华北多数地区降雨量明显多于往年正常水平。自9月初开始,华北地区自南向北陆续进入玉米收割期,因此持续降雨对在一定程度上放缓了玉米收割进度。

  持续阴雨天气影响华北地区玉米收割进度

  农业农村部最新农情调度显示,截至10月14日全国秋粮收获进入高峰期,进度过六成,进度总体正常。据卓创资讯调研了解,截至10月15日,河南地区玉米收割进度在8-9成,南部玉米已经完成收割;山东、河北地区收割进度多在6-8成,少数地区完成收割,部分地区在5成左右。截至10月22日,华北各地玉米已完成或将陆续完成收割。

  华北地区玉米水分偏高、部分霉变增加

  持续的阴雨天气除了对华北地区玉米收割进度产生影响外,也影响玉米的品质。据卓创资讯调研了解,受持续阴雨天气影响,华北地区玉米收割以后缺少晾晒条件及晾晒时间,玉米水分偏高,使得部分玉米出现霉变升高的情况,部分玉米霉变可达5%甚至10%,部分玉米出现长芽的情况。对于未收割的玉米,部分早熟玉米品种因收割时间延迟较久,出现霉变升高、长芽或者籽粒发黑的情况;晚熟玉米受影响较小,霉变暂未出现明显升高。

  因玉米水分偏高,且10月中上旬阴雨天气持续,贸易商多随收随走,而下游企业按需采购为主,市场潮粮供应较充足,受此影响,下游企业收购价格多持续下调,10月17日山东地区深加工企业玉米平均收购价格降至2202元/吨,较9月底下跌125元/吨;10月17日华北地区玉米均价跌至2219元/吨,较9月底跌88元/吨。

  华北多数地区玉米亩产水平小幅提升

  因2025年华北多数地区水热条件较2024年明显好转,仅少数地区有旱情,截至10月15日,据卓创资讯调研了解,华北多数地区玉米亩产较2024年略有提升,其中豫南部分地区亩产900-1000斤、豫东1000斤左右、豫北1200-1400斤;山东鲁南1000-1300斤、鲁西北1200-1300斤、鲁中1000-1300斤;河北多数地区亩产在1200-1300斤。

  综合来看,2025年华北地区玉米种植面积整体波动幅度较为有限,在亩产水平提升的情况下,2025年华北地区玉米产量较2024年或增加。但是部分地区玉米生长期受干旱或高温影响,玉米籽粒偏小、容重低,同时收割期受持续阴雨天气影响,华北地区部分玉米霉变升高、毒素不稳定,玉米饲用或受限。综合来看,受持续阴雨影响,新年度华北地区玉米品质差别加大。

  各环节心态变化

  基层农户:华北地区尚未收割的玉米多数为晚熟玉米,收割完成后,整体品质好于预期,同时后期气温降低、雨水少,玉米存储难度降低,10月下旬开始,多数地区农户售粮积极性下降。

  贸易环节:因玉米水分偏高,干粮少,且农户对于好粮惜售,贸易环节建库较谨慎,多数地区贸易环节库存低于往年同期,部分烘干塔玉米库存高于去年同期。

  下游企业:玉米市场潮粮供应偏多,影响下游企业建立库存,下游企业刚需采购为主,饲料企业对东北玉米的采购量增加。

  10月下旬以来,随着天气转晴、气温降低,华北地区部分基层农户及贸易售粮积极性略有下降,目前市场干粮、优质玉米供应均有限,部分地区优质玉米依靠东北玉米补充。因多数地区玉米水分依旧偏高,且部分地区仍有霉变较高的玉米,11月中旬前玉米或仍存在阶段性的卖压,华北地区玉米价格或仍有下跌空间。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