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夏市:打造社区里的“精神栖息地”


临夏州融媒体中心

秋日暖阳透过玻璃窗,洒在临夏市西关街道道合伊和名苑小区的墨香书屋里。阅读区的孩子们捧着绘本看得入神,自习区的上班族对着电脑专注“充电”,茶歇区的老人就着清茶翻阅报纸……这座自去年10月开放的城市书屋,成了社区居民的“精神栖息地”。

走进墨香书屋,497平方米的空间被规划得井井有条。屋内设有图书阅读区、小红星公益课堂专区、茶歇阅读区、文创展示区、自习室五大功能区,2万余册藏书涵盖文学、历史、科学、儿童读物等十二大类,满足不同群体的阅读需求。

与传统图书馆不同的是,这里更像一处充满温度的复合型文化空间:儿童区的低矮书架方便孩子自主取书,自习区的人体工学椅与暖光台灯营造出舒适的学习氛围,茶歇区的沙发与绿植则让阅读多了几分惬意。

“这里环境安静,查资料、读书都适合,偶尔还能赶上读书活动,我每周会来这里看看书。”红园新村社区工作人员马伶鑫说。

为了让阅读服务更贴心,书屋还推出“送货上门”服务,办卡住户只需线上预约,工作人员就会把书籍送到家中,让行动不便的老人、不便出门的宝妈等群体,足不出户就能畅享阅读之乐。从“提供书籍”到“营造体验”,墨香书屋用精细化服务,打通了居民阅读的“最后一公里”。

“我们把书屋打造成居民的‘精神乐园’,孩子的‘第二课堂’。”负责书屋运营的临夏道合管家物业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副经理喇佳瑞介绍,每周墨香书屋都会推出不同主题的活动:心理健康课上,孩子们用“情绪小怪兽”手工表达心情;传统节日里,亲子家庭一起体验剪纸、扎染等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自书屋运营以来,已累计举办50余场活动,吸引3000余名居民参与。

“墨香书屋特别重视孩子的成长,红色教育、文化熏陶都不落下,把娃放在这儿我特别放心。”居民马维雄说。

作为西关街道新时代文明实践点,墨香书屋早已超越“阅读场所”的定位,成为社区治理的创新载体。截至目前,书屋累计借阅图书近千册,还为150余名环卫工人、快递员提供临时休憩、饮水充电等便民服务。更重要的是,通过读书分享会、邻里座谈会等活动,居民之间的交流多了,社区的凝聚力也强了,文化纽带让社区治理从“政府单向服务”,逐渐转向“居民多元参与”的新模式。

如今,在临夏市,像墨香书屋这样的高品质城市书屋正在不断涌现,并以智慧化管理、自助式服务、多元化活动,拓展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边界,实现了“文化服务”与“社会治理”的双向赋能。 (马琼洁 李嘉辉)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