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邮乡情 情满黔贵


转自:贵州日报

“中国邮政·千县万品好物产·走进多彩贵州”直播活动现场。

9月29日,以“黔邮乡情 情满黔贵”为主题的“中国邮政·千县万品好物产·走进多彩贵州”直播活动在毕节市举行。活动由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主办,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贵州省分公司、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毕节市分公司承办,旨在通过央视主流媒体的影响力与中国邮政的全域资源深度融合,立体呈现贵州省、毕节市和其他市州邮政公司携手相关部门在助力乡村全面振兴道路上的生动实践与丰硕成果。

来自毕节市委宣传部、中国邮政集团总部、贵州省及毕节市和其他市州邮政部门、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分公司等单位和部门的相关负责人,“三农”领域专家学者,邮政产业链合作伙伴代表,贵州邮政的金牌主播团队,农户代表和媒体记者等百余人现场参与活动。

活动通过央视网、央视网视频号、央视影音客户端全程直播,中国邮政新媒体矩阵同步直播,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贵州省、毕节市等地方媒体跟踪报道,实现了大屏小屏联动、线上线下共振的传播效果。

此次直播活动正值中国农民丰收节与国庆、中秋佳节相连的喜庆节日之际,活动聚焦贵州作为全国乡村振兴重点区域,特别是毕节从“国家级综合改革试验区”跃升为“贯彻新发展理念示范区”,通过“多彩农品 黔货出山”“多彩振兴 黔程似锦”“多彩文旅 黔行天下”“多彩未来 黔力无限”四大篇章,奉献了一场集邮政农品宣传、助农故事分享、农文旅融合推介于一体的融媒体大餐,全面展示了中国邮政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助力地方经济发展“央企主力军”的品牌高度,和体现“国家队”担当,扎根基层、服务民生、连接美好生活的品牌温度。

多彩农品齐亮相 邮政助力黔货出山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贵州省分公司副总经理张霞介绍,贵州邮政坚决履行行业“国家队”责任,深度融入地方发展大局,充分发挥“四流合一”的独特优势,重点聚焦贵州12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通过建设完善的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打造“黔邮乡情”等本土电商平台、开展千场惠农直播、提供普惠金融服务等务实举措,有效破解了“出山”难题。贵州邮政将进一步深化“四流解三难”模式,让更多贵州好物走出大山、走向全国,让更多农民朋友增收致富。

直播中,来自毕节、六盘水、贵阳、安顺、黔南、黔东南6个市州的7位邮政金牌主播轮番登场,为家乡代言。他们带来的织金竹荪、黄金刺梨、修文猕猴桃、六马蜂糖李、摆亚大米、紫薯、皆蒿山地生态鸡蛋等数十种地理标志产品和特色农产品,集中展现了贵州立体农业的丰富性与优质性。

据了解,贵州邮政强化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已协助打造城乡交通运输一体化示范县15个、投资建设共配中心47个、交邮复用场站723个,打通了农产品出村、工业品下乡的“最后一公里”。近5年,全省农产品寄递业务收入累计达5.7亿元、农产品交易额累计达4.9亿元。贵州邮政助力农村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提升,建成村级综合便民服务站1.37万个,覆盖全省所有建制村、设立村级寄递物流公益性岗位476个,带动农村就业增收,让村民的“五个不出村”得到落实。截至目前,全省邮政系统已累计开展助农直播超千场,通过精准的流量扶持和专业的运营服务,极大提升了贵州农产品的市场知名度和品牌价值,让深藏于绿水青山间的优质好物通过邮政网络走向全国百姓的餐桌,为贵州乡村振兴注入了强劲动力。

强强联合注动能 “国寿力量”携手“邮政智慧”共绘蓝图

在活动现场,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贵州省分公司副总经理胡林表示,中国邮政与中国人寿同属“国字头”中央企业和“世界500强”行业国家队,血脉中流淌着相同的红色基因,肩负着服务国家战略、增进民生福祉的共同使命。在贵州这片充满希望的土地上,贵州国寿与贵州邮政早已是亲密无间的战略伙伴,双方秉持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的原则,在金融服务、寄递配送、员工福利等多领域开展了全方位、深层次的合作,共同服务贵州经济社会发展大局。

展望未来,中国人寿贵州省分公司将更加坚定地突出“强强联合”优势,全面深化与贵州邮政的战略合作,聚焦乡村振兴宏伟蓝图,积极探索“金融+物流”“保险+特色产业”等创新模式,共同为贵州的特色产业发展、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民生保障改善注入新动能,为谱写贵州高质量发展新篇章贡献更大的“国寿力量”与“邮政智慧”。

产业振兴有温度 邮政惠农见实效

活动通过短片展播、现场访谈等形式,深度呈现邮政助力产业振兴的暖心案例。威宁荞源、欣扬农业、黔宁康公司等毕节本地企业代表分享了与邮政合作,在品牌推广、销售渠道、物流保障等方面获得的实实在在的支持。六盘水红心猕猴桃与贵阳“黔小猕”品牌负责人则讲述了邮政在基地建设、冷链物流、普惠金融等方面提供的全链条服务,助力小果子成就大产业。黔南州惠水县摆亚村党支部书记和贵州天赐贵宝负责人分别讲述了摆亚大米和金刺梨特色农产品在寄递、直播电商、线下网点等方面得到的邮政大力支持,实现了产品从田间到消费者餐桌的有效链接。

位于毕节市的化屋村原名“化屋基”,意为“悬崖下的村寨”,是一个昔日被悬崖峭壁阻隔的小山村,也曾是国家级深度贫困村。党的十八大以来,随着一系列惠民政策持续精准发力,化屋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化屋村村民杨国安与村邮政综合便民服务站站长杨玉琴的现场访谈,生动展现了邮政综合便民服务站在解决“寄递难”、降低生活成本、促进土特产销售等方面发挥的关键作用,体现了邮政服务下沉乡村的民生温度。

毕节邮政团队的先进代表们也集体亮相,分享了他们扎根一线、服务“三农”的感人故事,彰显了“人民邮政为人民”的初心使命。

活动现场,毕节市农科院专家吴美玲对邮政服务乡村振兴的模式进行了深入点评。她以三个“变化”概括了邮政体系带来的深刻影响:邮政让“山里的好货”变成了“市场上的尖货”,通过“商流、物流、资金流”的组合拳,巧妙破解了小农户面对大市场的“三怕”难题;邮政推动农业从“靠天吃饭”转向“靠标准吃饭”,用工业化思维赋能农业,参与前端的包装、品控和品牌打造,激发产业内生力量;邮政为乡村带回了“人气”和“活力”,村级站点不仅解决寄递难题,更成为信息站、便民中心和就业平台,有效助力人才回流。吴美玲认为,贵州邮政的实践为西部乃至全国类似山区探索乡村振兴路径提供了宝贵的“贵州样板”,其具有“毛细血管”般渗透能力的综合性服务平台,为农业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文旅融合新探索 桥旅邮路促发展

贵州省是文旅资源大省,本次活动还聚焦了邮政在促进农文旅融合方面的创新探索。结合世界第一高桥——花江峡谷大桥通车的热点,邮政主播展示了邮政借助主题邮局、文创产品等载体,将“桥旅融合”与农产品销售相结合,打造“云端经济”新亮点。贵州省邮政分公司邮务部总经理杨积生介绍了邮政挖掘贵州“桥梁文化”的资源优势,通过文化赋能提升农产品附加值,带动黔货出山。

今年是遵义会议召开90周年,又适逢国庆假期,活动还发布了由遵义邮政牵头策划的“四渡赤水”红色旅游线路2.0版本。遵义市邮政分公司总经理禹龙坤现场演示了“游黔乐”小程序,该程序整合了线路规划、主题邮局打卡、农特产品购买等功能。“四渡赤水”红色旅游线路创意性地将沿线红色主题邮局连线,连成象征“国泰民安”的“安”字,吸引游客在重温红色历史、领略贵州山水的同时,通过邮政网络便捷消费助农,实现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赢。

此次“千县万品好物产”走进多彩贵州活动,是中国邮政发挥其覆盖城乡的网络优势、“四流合一”的独特禀赋、深度融入地方经济社会发展大局又一成功实践的集中展示。中国邮政通过构建高效的县乡村三级物流体系、打造线上线下融合的产销对接平台、提供量身定制的普惠金融服务,有效破解了农村地区长期存在的“三难”问题,为千乡万村小产业融入国内经济大循环、千家万户小农品对接全国大市场搭建了坚实的桥梁。(文/图 中国邮政集团有限公司贵州省分公司)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