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行政学院):加强信息化建设 提升教学质效


(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在数字化时代,信息化建设是党校提升教学质效、强化思想铸魂、服务党和国家事业全局的关键支撑。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党校(行政学院)工作条例》明确提出“应当做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提高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的数字化水平”,为党校信息化发展锚定方向、提供根本遵循。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行政学院)深刻把握数字化转型时代趋势,严格对标《条例》要求,将信息化建设深度融入整体发展战略,紧扣教学核心、科研支撑、管理保障三大核心职能,构建起“需求导向、问题驱动、系统推进”的信息化发展逻辑,为新时代党校信息化建设提供了坚实理论支撑。

聚焦教学保障 提升服务质量

  教学是党校的中心工作,信息化建设为教学创新提供技术支撑。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行政学院)信息网络管理中心紧密围绕教学需求,持续完善技术保障体系。中心成立至今,每年高质量完成主体班次、外接班次、网络直播课、研究生课程等技术保障任务,其中2024年完成主体班次86个、外接班次77个、网络直播课24次、研究生课程1600余节,同步保障校内会议等活动306次,确保教学活动有序开展。

  与此同时,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行政学院)加强教学资源建设,2024年完成70个“关键词”精品微课、百名书记讲百课参赛作品的录制、剪辑及存储,丰富教学资源库,助力教学质量提升。

强化网络宣传 扩大党校影响力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行政学院)着力打造门户网站、微信公众号、视频号等传播矩阵,积极传递党的理论政策、教学成果与学员风采。2021年至今,平均每年发布网站信息1200条、公众号信息300条;2025年上半年通过官方网站同步更新中央及吉林省内要闻,管理校内新闻,保持公众号高频更新。此外,制作《走进东北抗联干部学院》《颂歌献给党》《有你》等优质宣传短视频与微课,多部作品被媒体转发,在师生及社会层面形成良好反响,有效扩大了党校的影响力。

完善网络安全机制 筑牢校园网络基础

  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行政学院)强化硬件安全保障,定期开展全校设备机房安全巡检与核心设备调试,联合网络运营商推进带宽扩容、线路优化及老旧设备迭代,从根源消除信号干扰、断联等隐患。同时完善制度与应急体系,细化网络安全管理制度及信息突发事件处置流程,年均开展网络安全风险漏洞专项排查6次,实现校园网络高效运转、安全无虞,为数字化教学、科研协作提供坚实安全支撑。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推动信息化应用效能升级

  基础设施是党校信息化建设的硬件支撑,更是保障教学科研管理高效运转的关键前提。2025年,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行政学院)紧扣新时代干部教育数字化转型需求,启动建设独立局域网与专属办公系统,通过分层防护与权限管控筑牢党务、教学等核心数据安全防线。同时完成10余处校园楼宇机房整修与线路规范化梳理,确保线上教学、云端科研协作、智慧化管理无断点,推动办公系统向智能化、高效化转型,将基础设施优势转化为服务干部教育主业的实际效能,为后续信息化深度应用筑牢根基。

  展望未来,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行政学院)将继续严格落实党校管理条例要求,进一步加强信息化建设,完善信息化安全体系,强化信息安全屏障;加强设备运维与管理,提高教学设施设备的稳定性和可靠性,为教学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不断提升网络宣传能力,创新宣传方式方法,推出更多有思想、有深度、有影响力的宣传作品,扩大党校的社会影响力。在未来的发展中,中共吉林省委党校(吉林省行政学院)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和更加坚定的决心,不断开创信息化建设的新局面,为党和国家培养更多高素质的优秀人才。

(作者:苏文)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