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襟江带海、河湖纵横,是中国唯一同时坐拥大江、大河、大湖、大海的省份。从奔腾的长江到蜿蜒的淮河,从浩渺的太湖到壮阔的黄海,水不仅是这片土地的自然禀赋,更是江苏 “依水而生、缘水而兴、因水而美” 的精神根脉。9月22日,2025“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网络主题采访采风活动来到江苏南京、扬州等地。
“水韵江苏”,名不虚传。从水利古迹看,里运河—高邮灌区、兴化垛田灌排工程体系、洪泽古灌区、句容赤山湖灌溉工程被列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润泽古今;从现代工程看,江都水利枢纽让“南水北调”一江清水向北流,?淮河入海水道二期工程使洪泽湖防洪标准从100年一遇提升至300年一遇,巧夺天工;从水工智慧看,淮安水上立交枢纽工程实现淮河入海水道与京杭大运河“各行其道”,扬州三湾的河道弯曲设计减缓水流速度保障航运和供水,精妙绝伦……江苏不仅拥有丰富的水资源,而且形成多彩的水文化,2025“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网络主题采访采风活动走进江苏,定能展现“水韵江苏”的时代风采,“描绘”出青春与时代同频共振的最美画卷。
江苏的水文章值得大写特写,江苏的水故事值得大讲特讲。建校110 周年的河海大学,与“水”共生共荣,培养了一批又一批“治水兴邦” 的水利人才;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是长江上的“秘境之地”,1937种生物“济济一堂”,见证了水生态的精彩蝶变;盐城宋公堤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早期水利建设的典范,书写了“由南到北一条龙,不让咸潮到阜东”的传奇……60多位来自中央新闻网站以及新媒体平台、全国主要省级新闻网站及商业网站的骨干网评员、记者以及网络主播,将带着镜头与笔,分三路走遍江苏全境,以“水”为脉,领略“大哉河海”;沿“水”而行,书写“治水兴邦”;以“水”育人,唱响“青春之歌”。
水波荡漾,精神永恒。2025“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网络主题采访采风活动,围绕爱国、青春、奋斗、水利主题,就是要从水文化中汲取智慧与精神力量,激励广大青年躬身笃行、实干奋进。为迎接河海大学110周年校庆,河海人追溯学校治水救国、治水报国、治水强国的奋斗历程,传承“献身、求实、负责”的河海精神,砥砺前行,不辱使命;传承敢闯敢试、筑梦前行的争先创新精神,江都水利枢纽人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坚持调水、节水两手都要硬,全力畅通南北经济循环的生命线。同时,从西到东的长江国家文化公园、从南到北的大运河文化带,把金陵文化、吴文化、淮扬文化、楚汉文化串珠成链,成为展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窗口。各媒体将开设“青春激荡山河”“青春华章河海为证”等网络话题,全网多维度、立体化讲好江苏故事,更好地弘扬水文化、传承治水精神,激发当代青年“请党放心,强国有我”的奋斗豪情。
每一处实地走访,都是一次与 “水”的对话,更是一次对“青春华章”的生动诠释;每一个网络宣传,都是一次对“人”的教育,更是一次“青春逐梦”的心灵震撼。一段段文字、一张张图片、一帧帧视频,吸引眼球,直抵人心。2025“把青春华章写在祖国大地上”网络主题采访采风活动,以青春为桨,必将在网络空间激荡起“水韵江苏”朵朵浪花!(林西/文)
【责任编辑:李硕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