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学院:数智赋能 探索思政课建设新路径


(来源:光明日报)

转自:光明日报

  昆明学院作为“综合性应用型”高校,近年来将思政课建设作为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数智赋能思政教育的路径和方法,推动学院内涵式发展,为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作出更大贡献。

数智赋能,培育优质思政“金课”。学院积极探索思政课改革创新,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运用人工智能技术开展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混合式思政课教学,通过活化数智赋能、资源共建共享、加强课堂互动等方式,使思政教育更加灵活便捷,为思政课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近年来,学院获批教育部AIGC技术应用提升定向人才培养、数智赋能思想政治教育专业人力资源提升项目等横向课题,在2025年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中获国家级“三等奖”。

实践调研,打造“行走的思政课”。学院积极提升思政课教师社会的认知度,增强课堂教学效果,通过实地考察、走访调研等方式,每年组织思政课教师开展研修和实践调研,让思政课教师深入社会实践、充分了解民生及时代发展对人才培养的新需求,做到真懂真信,带着真情将最鲜活、最真实的育人素材融入思政课堂,守正创新推动思政课内涵式发展,让学生在鲜活的案例中感悟思政理论的魅力与价值。学院组织思政课教师和优秀学生到深圳大学、长沙师范学院研修,《有一种叫云南的生活》获第八届“领航计划”全国高校大学生讲思政课展示活动二等奖,学院师生用行动书写了一堂堂“走新”更“走心”的“行走的思政课”。

协同育人,拓展“大思政课”格局。学院不仅注重校内思政课建设,还积极拓展“大思政课”格局,将思政教育延伸到社会各个领域。充分挖掘杰出校友资源,与昆明市联合开展大中小思政一体化建设,拓宽育人视野,厚植爱国情怀。构建“课上课下协同、校内校外一体”的协同育人机制,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有机结合,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紧密结合,以“大思政课”拓展育人新格局,努力培养让党放心、爱国奉献、担当民族复兴重任的时代新人。

(秦丽娟 陈嘉 杨金惠)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