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日子里的“十四五”答卷


“十四五”这五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它是时代向前的宏大规划,更是邻家灶台上飘出的饭香,真切地融进了百姓每日的柴米油盐里。若你停下匆匆脚步,细看身边,便会发现,那份关乎国计民生的宏大规划,早已化作一声声订单提示、一碗碗暖心午餐、一程程便捷骑行,在寻常巷陌间,写下了最动人、最暖心的注脚。

小屏幕联大世界,山货出山“钱袋子”鼓。曾几何时,“酒香也怕巷子深”是无数乡村的无奈。山区的苹果,往年只能眼巴巴地等着收购商,价格还被压得很低。转机,就在这五年。一根网线,一部手机,几位驻村的年轻人,竟让深山里的宝贝“飞”上了云端。补光灯一亮,直播间一开,农民群众从手足无措到侃侃而谈,苹果销量越来越好。这绝不是孤例,从村级电商服务站如雨后春笋,到冷链物流打通“最后一公里”;从直播技巧培训送到田埂,到区域品牌抱团闯市场,昔日“藏在深山无人识”的土特产,如今成了城里人争抢的“香饽饽”。据商务部数据,截至2024年底,全国农村网络零售额已达2.3万亿元,同比增长18%。这跃动的数字背后,是无数个农民群众脸上舒展的皱纹,是乡村振兴在指尖屏幕上的欢快流淌。

小饭堂蕴大温情,养老变“享老”心踏实。“老有所养”是千家万户的期盼。这五年,这份期盼在社区里扎下了根,开出了花。许多独居老人的生活轨迹变了,清晨,去社区日间照料中心听听健康讲座;中午,和老伙计们围坐一桌,享用两荤一素的营养午餐;下午,还能跟着老师挥毫泼墨,切磋棋艺。“以前一个人做饭,总是凑合。现在顿顿热乎,花样还多。有个头疼脑热,按下呼叫器就有人来,孩子们在外打拼,心里也踏实了。”这样的暖心场景,正从新闻走进现实。据民政部数据,“十四五”期间,全国新建和改造社区养老服务设施超10.5万个,覆盖率从60%大幅提升至86%,“一刻钟养老服务圈”在许多城市已成现实。基层工作者一次次入户走访,把助餐、助医、助急这些看似琐碎的“小事”办成了老人们安度晚年的“大事”。一蔬一饭,一言一语,映射出的是“夕阳红”的幸福图景。

小车轮转大理念,绿色出行“背景色”新。这五年,是绿色理念深入人心的五年,也是出行方式悄然革命的五年。交通运输部的统计绘出了这条上扬曲线,全国公共交通出行占机动化出行比例已达60%,较五年前提升10个百分点;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突破3100万辆,城市公交新能源车辆占比超82%。这些数字,是基层工作者们优化单车点位、延伸公交线路、宣传低碳理念,用一个个“微行动”汇聚而成的“大力量”。如今,抬头可见的蓝天白云,已成为许多城市最常见的“背景色”,这背后,有我们每个人选择“小车轮”出的一份力。

“十四五”的脚步渐远,但发展的温度不会冷却。直播间里的订单提示、老年幸福食堂的欢声笑语、街头巷尾的车铃声声……所有这些群众身边看得见、摸得着的“小确幸”,共同绘就了这五年最动人的民生图景。它告诉我们,发展的千条线、万条线,最终都要穿过人民群众的针眼,体现在日子一天更比一天好的实感里。这份写在平凡生活中的温暖答卷,正是我们走向未来最厚实、最温暖的底气。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