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狙击肿瘤的那束光 来自四川这个基地


  •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文露敏项上的力量  沿着厚实的辐射屏蔽墙体,走过“S”形的迷道,中广核“和质”质子治疗系统的核心部件之一——“230MeV(兆电子伏)回旋加速器”便出现在眼前。这是一台直径约4.3米、高2米、重220吨的“大宝贝”。由它发出的“光”,能够实现对肿瘤的精准狙击。  “基地投运一年,目前已完成3台230MeV回旋加速器的生产。”中广核医疗科技(绵阳)有限公司总经理周川介绍。他口中的基地,是国内首座商用多室质子治疗系统生产基地,位于中国(绵阳)科技城核医疗健康产业园内。引进再创新 实现技术反向输出  “它可以说是肿瘤放射治疗‘皇冠上的明珠’。”从事放疗装备行业多年的周川,这样描述质子治疗的前沿地位。  不同于传统放疗的X射线,质子射线在刚进入人体时剂量很低,到达肿瘤位置后立即大量释放能量,一旦穿过病灶又悄然消失,就像一场精准爆破,副作用更小,能更好地保护人体正常组织。  然而,我国在质子治疗上起步稍晚。为尽快实现与国际质子治疗装备企业的并跑,中广核核技术发展股份有限公司借鉴我国核电国产化自主化的成功实践,选择走一条“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路。  2020年8月,引进并完整取得国际领先的多室质子治疗技术。随后,组建了中广核医疗科技公司。  质子治疗系统是一套精密的高科技多学科交叉融合产品。“有227项主设备,包含约15.5万个零部件。”谈到系统的精密,周川举了一个例子:系统配备的笔形束扫描技术,生成的质子束具有业界最小束斑尺寸——3毫米。这个精细的“笔头”,可逐层、逐点扫描肿瘤靶区,精确地契合肿瘤形状。  引进只是第一步。在消化、吸收基础上,中广核医疗科技公司结合实际进行优化、再创新,历时4年攻关,正式发布中广核“和质”质子治疗系统。2024年,中广核质子治疗装备入选工业和信息化部《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24年版)》。目前,中广核医疗科技公司已与国内80余家产业链上下游企业达成合作。  “通过组建创新联合体,积极对接上下游供应商、科研机构、高校和医疗单位,持续推动技术自主创新。”周川提到,如今,来自中国的原创先进图像和治疗技术已具备反向输出至国外的条件。到2030年 形成世界级核医疗产业发展高地  精准狙击肿瘤的这束光,为什么能从四川发出?  拥有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等科研院所的绵阳,“科研+制造”底蕴浓厚,核医疗产业基础良好。2020年12月,中广核技把质子治疗装备制造基地选在了绵阳;2024年6月,基地正式通过竣工验收;同年11月,230MeV回旋加速器顺利下线,成功实现了质子治疗系统核心部件的自主化生产集成。  “目前,基地已初步具备每年3至4套多室质子治疗系统的供货能力,未来还有进一步提升产能的空间。”周川介绍,同时,公司也在为国内多个质子治疗中心提供设备安装调试、运维等服务。  不止一家企业在“长个儿”。如今,在中国(绵阳)科技城核医疗健康产业园,中广核医疗科技公司的“邻居”已越来越多——专注于FLASH医用直线加速器等核医疗装备的长虹中玖闪光、专注于专业核技术仪器装备研发的中广核久源……这也是四川核医疗产业快速发展的缩影。  “十四五”期间,四川先后发布了《四川省中长期核技术应用产业发展规划(2022—2035年)》《关于促进核医疗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等支持政策,同时提出具体目标:到2030年建成全球最大的医用同位素生产基地、全国最大的放射性药物和核医疗装备生产聚集地、全国最好的核医疗中心,形成世界级核医疗产业发展高地。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