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武夷山11月22日电(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余冰玥)今天,第十七届文化中国讲坛在福建武夷山举办。本届讲坛主题为“心融古今 理启新程——科学视域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与心理学”,聚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心学与理学的深厚智慧,与现代心理学展开深度对话,在科学视域下推动古今思想的融会贯通。多位文化大家、知名学者登坛开讲。
讲坛开幕式上,福建省南平市委常委、武夷山市委书记杨青建在致辞中表示,专家学者齐聚武夷山“求理问道”,以学术为桥联结古今智慧,以科学为钥破解心灵密码,推动人文思想与科学精神有机对接。“我们将以此次讲坛为纽带,持续深耕文化传承与创新,让武夷山水的生态之美、朱子文化的心灵之智、传统文化的时代之光,为更多人提供心灵滋养。”杨青建说。
11月22日,福建武夷山,第十七届文化中国讲坛举办,福建省南平市委常委、武夷山市委书记杨青建在开幕式上致辞。主办方供图
11月22日,福建武夷山,第十七届文化中国讲坛举办,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大学第二十五任校长周其凤致辞。主办方供图主题讲座环节,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程郁缀作了主题为《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茶香与诗韵一样醉人》的演讲。从白居易的“坐酌泠泠水,看煎瑟瑟茶”,到朱熹的“武夷高处是蓬莱,采得灵芽手自栽”,程郁缀引用名诗典故,深入剖析歌咏武夷茶诗歌的艺术美与朱子诗蕴含的哲理美。
11月22日,福建武夷山,第十七届文化中国讲坛举办,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程郁缀在演讲中。主办方供图从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的《关于若干经济热点问题的思考》的讲座,到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杨立华的《奠基性中国原理的当代意义》,再到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潘鲁生的《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热”的思考》,在经济、社会、文化各个领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都是贯穿其中的精神纽带。
11月22日,福建武夷山,第十七届文化中国讲坛举办,北京大学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院院长杨立华在演讲中。主办方供图
11月22日,福建武夷山,第十七届文化中国讲坛举办,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院长刘俏解读《“十五五”规划建议》。主办方供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越来越受到西方学者的关注。本届讲坛上,痴迷敦煌文化的美国汉学家、敦煌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史瀚文带来讲座《跨越山河:古代丝绸之路上的多元文明对话与互鉴》。北京大学美学与美育研究中心研究员、博士生导师柯伟业围绕《从心而跃然:中国绘画中的内省本源》主题,分享“心学”与中国绘画艺术之间的连接。
在“武夷问道”对话环节,主持人白岩松与清华大学全球产业研究院院长、心理与认知科学系教授彭凯平,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副院长刘兴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骆宏,上海交通大学心理学院首任院长、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原所长傅小兰,中山大学心理学系教授李桦等进行深度对话,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心理学的交叉融合发展进行探讨,什么是“心理韧性”和“积极心理学”?传统智慧如何应用于现代心理学实践?年轻人怎样实现身心健康?专家们从各自领域出发,分享所学所思。
在讲坛闭幕式暨雅集“九曲棹歌”上,男高音歌唱家孔庆学、吕继宏,女高音歌唱家吕薇,二胡演奏家陈军,和音组合黑鸭子,青年歌唱家王珂迩等艺术家带来精彩演出。在大合唱《我和我的祖国》中,讲坛画下圆满句号。
文化中国讲坛于2008年由叶嘉莹、汤一介、方立天、刘梦溪、叶小文、林毅夫、楼宇烈、陈洪、湛如等共同发起,致力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建构中国自主的知识体系、促进民族复兴贡献思想动力与智慧支撑。已于北京、上海、浙江等地成功举办十六届。

11月22日,福建武夷山,第十七届文化中国讲坛举办,北京大学南亚学系教授、博士生导师,文化中国讲坛发起人之一湛如致辞。主办方供图
本届讲坛由中国青年报社、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横山书院联合主办,北京大学教育基金会、福建省慈善总会、北京慈善公益基金会、杭州市萧山区横山湘湖书院、绍兴市柯桥区稽山书院协办。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