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去重回”形成原料进产品出完整闭环


(来源:内蒙古日报)

转自:内蒙古日报

本报11月17日讯  (记者  高慧)11月16日15时,一列满载锌锭的货物列车从内蒙古巴彦淖尔市金浩特铁路物流园鸣笛启程,驶向天津新港。而不久前,这趟列车刚从将锌精矿原材料运达内蒙古。这标志着一条连接西北内陆与出海口的有色金属物流新通道开始稳定运行。

  这组“重去重回”的循环专列实现了从巴彦淖尔市青山工业园区至天津港的“钟摆式”双向贯通。锌锭的稳定输出保障了下游产业链供给,返程的锌精矿则有力支撑了上游企业生产,形成了原料进产品出的完整闭环,提升了铁路货车利用率和运输效率,推动了区域产业链与供应链的深度融合。

  为确保循环专列的高效稳定开行,国铁呼和浩特局集团公司包头铁路物流中心组建专项工作组,提前对接金浩特铁路物流园与天津港方面,精准掌握产品出厂周期、原料到港时间及运输需求,实现运力资源最优配置。在现场作业环节,货运人员针对有色金属的物理特性,    量身定制装载加固方案。对去程的金属成品,采用防潮衬垫和专用加固材料,确保运输安全。

  “‘重去重回’的运输模式,有效破解了单向运输资源闲置的难题,构建起原材料与产成品之间的高效物流闭环。对青山工业园区而言,稳定的铁路通道保障了产品外销与原料供给,增强了产业链韧性;对天津港而言,则进一步拓展了内陆腹地货源,提升了港口集疏运体系的运行效能。”国铁呼和浩特局集团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围绕综合运输规划,进一步扩大循环运输规模,预计明年还将新增2至3条“重去重回”通道,加快构建高效、绿色、稳定的现代物流体系,持续为两地经济协同发展注入动力。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