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团结报)
转自:团结报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加深,农村独居、空巢老人数量持续增加,“吃饭难”成为困扰老年群体的突出民生问题。当前农村老年助餐服务存在覆盖不均、质量不高、运营困难、监管缺位等问题,这些问题直接影响老年群体的生活品质,亟需针对性解决。
建议:
科学优化网点布局。开展老年人口普查,结合实际需要增设助餐点,扩大服务覆盖范围。对偏远居住地老人开通定时定点送餐专线,解决行动不便老人就餐难题。
提升服务供给质量。引入专业餐饮企业或社会组织运营,根据老年人健康状况设计个性化菜单。推行“堂食+送餐+半成品售卖”多元化服务,满足不同老年群体需求。
完善扶持激励政策。建立动态补贴机制,根据助餐点服务人数、服务半径、菜品质量等指标核定补贴金额。鼓励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社会捐赠、公益创投等方式拓宽资金渠道,对运营规范、群众满意度高的助餐点给予表彰奖励。
强化安全监管力度。制定老年助餐服务地方标准,明确食材采购、储存、加工、配送等全流程规范。建立“互联网+监管”平台,公示食材溯源信息、消毒记录和从业人员健康证明,接受群众实时监督。街道联合市场监管部门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对违规运营者依法依规处理。
鼓励社会力量参与。引导餐饮企业、养老机构、志愿者团队参与助餐服务,推行“爱心企业+社区+志愿者”联动模式。鼓励低龄健康老人参与志愿服务,形成“互助养老”氛围,降低运营成本。
(阳 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