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5日,重庆国际人才交流大会·生命科学产业人才发展大会在重庆悦来国际会议中心开幕。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和法国国家医学科学院、技术科学院有关院士,以及来自市内外知名高校、生物医药企业、生命科学领域人士等共计140余人参加大会。
大会围绕“智汇生命科学,才聚产业未来”主题,通过成果发布、揭牌启动、合作签约、主旨演讲等系列活动,为重庆生命科学产业高质量发展聚智赋能。
会上,举行了重庆纳米医学与核酸药物创新研究中心、沈阳药科大学重庆国际免疫研究院联合实验室、沈阳药科大学重庆技术转移中心落地重庆国际生物城揭牌活动。
核酸药物是重庆生物医药产品体系的薄弱环节。研究中心的落地,将瞄准产业化“瓶颈”集中攻关,填补重庆在该领域的空白。沈阳药科大学与重庆国际免疫研究院的强强联合,则将助推重庆在药学与免疫学交叉领域前沿研究和关键技术的突破,抢占新兴赛道发展先机。
今年以来,巴南还建成了西南最大的疫苗中试平台华智生物创新疫苗中试平台、西南规模最大抗体偶联药物CDMO平台重庆抗体偶联药物CDMO基地、复星杏脉人工智能西部总部基地等高能级科创平台,生命科技创新能级正持续提升。
到2025年,园区在研的创新药物达到56个(含国家1类新药13个)、进入临床22个、Ⅲ期临床7个,“全球首创”“突破性治疗品种”在内的6个品种已处于申报上市阶段。
按照产业链、产业集群、产业生态梯次培育的思路,巴南区聚集了、宸安生物、博唯生物、皓元医药等国内头部企业,形成西部地区领先的创新药企业方阵,在抗体、胰岛素、疫苗等领域走在全国前列。
大会期间,又有疫苗佐剂、齿科影像、小分子药物等领域11个特色产业项目签约落地重庆,签约金额36.85亿元,其中百达信疫苗佐剂产业化项目、宸蓝医疗齿科CBCT产业化项目、海博为小分子药物中试平台项目携手巴南、共谋发展。
上游财经-重庆晨报记者 廖平
大家说
李兰娟: 重庆是生物医药发展的沃土
会上,对于重庆国际生物城,李兰娟认为做得非常好,政府也给予了高度重视。“企业家们愿意到这里来把优秀的设计转化为产品,更好地造福老百姓。”她认为,生物医药领域的发展需要不断加强基础研究,而这些研究成果需要转化平台,重庆国际生物城就很好地承担了这一功能。“从今天的人才大会可以看到,重庆将吸引更多人才,从而促进生物医药产业更快发展。”
上游财经-重庆晨报记者 廖平
谢晶: 我们为何选择国际生物城
会上,重庆纳米医学与核酸药物创新研究中心揭牌。该中心的研发团队成员、重庆理工大学药学与生物工程学院执行院长谢晶接受了本报记者的采访。
项目为什么最后选了国际生物城?
谢晶给出了三点理由:第一,国际生物城拥有一个专业并且高效的服务团队;第二,他们拥有一个前瞻精准的产业规划。谢晶谈到,生物城不仅是将这些企业机构聚集在一起,更重要的是它打造了一个集筛选、研发、中试、放大、规模化生产的全产业生态;第三,这里有非常坚实可靠的支撑力。整个平台拥有大量的公共服务,为企业机构提供了必不可少的强力支撑。“我们有信心在这里让纳米中心开花结果,帮助重庆市未来5年在小微分药物方面实现很好的突破。”
上游财经-重庆晨报记者 廖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