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2日,大唐都兰清洁供暖项目正式投运,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1.1万户居民迎来了一个更加温暖洁净的冬天。
该项目通过创新应用清洁能源技术,在保障供暖的同时显著减少污染物排放,为三江源生态保护区构建起安全、低碳、高效的绿色供热新格局。如今,随着都兰清洁供暖项目4座热源站、92台空气源热泵同步运行,为126万平方米区域内的1.17万户居民送去了实实在在的温暖。都兰县居民蒋海青说:“以前我们这里用煤锅炉供暖,到了供暖的日子就会看到外面冒烟,环境受到污染。现在改成了清洁能源,用电供暖,直观的感受就是外面不冒烟了,环境更洁净了。家里,最大的改变就是温度都在20多度,又温暖又舒心。”
都兰清洁供暖项目的成功运行,将“绿色暖流”送入千家万户,让“温暖过冬”与“蓝天白云”在三江源头相得益彰。这一创新实践不仅为高寒高海拔地区清洁供暖积累了宝贵经验,为构建高效管理、精准调控的现代化供热体系提供了示范,以清洁能源的温暖更好地守护三江源的绿水青山。这一温暖变革的背后,是技术创新带来的突破性进展。清洁取暖项目总投资2亿元,配套建设25万千瓦光伏电站,通过“绿电”就地消纳,实现了从传统燃煤供暖向清洁能源供暖的历史性转变。
都兰县住建局项目办干事韩钰介绍说,大唐都兰清洁供暖项目的落地,对我县而言是一场意义深远的绿色变革。在生态层面,项目每年可节约大量燃煤,显著减少二氧化硫等污染物排放,对地处三江源生态保护核心区的都兰来说,从“供得上”到“供得绿”,构建起了安全、低碳、高效的绿色供热新格局,让温暖与蓝天共生,为城镇绿色高质量发展筑牢了民生根基。在社会民生层面,项目不仅直接带动了本地群众就业,培养了新能源技术人才,更通过稳定、高效的清洁供暖,室温平均提升了3.5摄氏度,极大提升了各族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据了解,该项目每年可节约标准煤14.29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020吨、节省水资源100万吨,消纳绿电13105.24万千瓦时,有效改善三江源地区大气、水、土壤等环境质量,解决了三江源地区供热温度长期不达标的突出问题。大唐都兰清洁供暖项目主任助理巩旭说,“大唐都兰清洁供暖项目规模化应用了空气源热泵及‘多能互补+蓄热’的先进技术路线,利用配套建设的25万千瓦光伏电站,形成‘绿电’就地生产、就地消纳用于供暖的闭环,真正实现了从‘风、光’到‘电’再到‘热’的全程零碳、零污染转化。此外,通过与地方政府紧密合作,探索出了‘荷储源网’一体化和利用‘峰谷’电价的市场化运营机制,实现了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共赢。”
(李晓峰 先宫 才让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