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久前,江苏省人民政府公布了江苏南京“2·23”重大火灾事故调查报告:直接原因是停放在居民住宅楼一楼架空层的电动自行车电池热失控引燃周边可燃物。那么,改装电动自行车起火为什么引燃了整栋楼?
大火过后
到处都是烟熏痕迹
2024年2月23日凌晨4时许,江苏南京明尚西苑小区发生火灾,消防员接到报警后迅速到场进行灭火救人。消防员在水枪的掩护下,分成多个小组迅速进入起火居民楼的各个楼层,挨家挨户进行搜寻确认,并将被困人员疏散到楼下安全地带。同时负责灭火的消防员进入楼内,逐一对起火楼层的火势进行扑救。经过近两个小时的紧张扑救,大火被扑灭,被困在楼内的607人全部疏散,其中,15人遇难,44人受伤。
事后,央视记者跟随调查组在事发现场看到,起火住宅楼多户居民外窗均有烟熏痕迹,一层与门厅相连的架空层全部过火,多处墙皮被高温烘烤脱落,停放在架空层的电动自行车全部被烧得只剩下车架子和轮毂,用于住户采光通风的天井也被烟熏火燎过。
江苏省消防救援总队高级工程师崔蔚介绍,通过调查,主要是架空层停放的一辆电动自行车的锂电池热失控起火,引发了周边的电动车燃烧,大火和燃烧的大量烟气通过天井向上蔓延扩大。浓烟烈火沿着采光通风天井向楼上蔓延,在住户外窗采光通风天井内搭建简易平台并堆放可燃物的居民家里,全部都被大火洗劫过,无一例外。记者在起火居民楼楼顶看到,整个采光通风天井内墙面都有烟熏、过火的痕迹,顶棚部分板材被烧掉,就连采光通风天井外侧墙皮也被烧脱落,可见起火当时温度之高。
多重隐患叠加
酿成惨剧
经过调查组调查认定,这起重大责任事故的原因是违规改装电动自行车、使用超标大容量锂离子电池,住户在天井内违章搭建并堆放可燃物,物业服务企业日常管理混乱、初期火灾处置不力,地方党委政府和有关部门履职不到位。
火灾原因调查组在火灾现场通过勘验、调查,确定了起火具体部位,最终查明起火原因是停放在明尚西苑小区6号楼二单元一楼架空层的电动自行车电池热失控引燃周边可燃物所致。而引发火情的电动自行车是一辆彻头彻尾的拼装、改装车。由于这种拼装、改装电动自行车行驶速度快、续航里程长,成了车主送外卖的“首选”交通工具。
火灾发生在2月份,当时江苏南京天气较为寒冷,人们在电动自行车上加装了御寒挡风被,加上电动自行车的电池外壳、车座等都是易燃可燃物,火情发生后,迅速引燃整个架空层停放的120多辆电动自行车,造成火势迅速蔓延。由于火灾发生在夜间,人们正处于熟睡阶段,没能第一时间发现火情。
国家消防救援局消防监督司一级指挥长王天瑞介绍,为了增加通风和采光,设置了一个从底层一直到顶层的天井。但是这个天井也是这次烟气和火势蔓延的一个主要通道。
由于电动自行车停放的架空层与小区居民楼一楼门厅、走道和采光通风天井之间相连通,浓烟和大火迅速蔓延至一楼走道和架空层整个区域,同时,顺着采光通风天井迅速向上和各楼层蔓延扩散。调查组在调查中发现,高温烟气从一楼架空层进入采光通风天井后,引燃住户在天井堆放的可燃物,烧破窗户往住户家中蔓延。
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15人殒命火场呢?调查组在火灾现场调查了解到,事发当时,整个架空层共停放有120多辆电动自行车,记者在现场看到,这120多辆电动自行车全部参与了燃烧。由于住户在外窗采光通风天井内搭建了一个置物架,并堆放了大量可燃物,高温有毒烟气从采光通风天井上来后引燃住户外窗的可燃物,迅速突破外窗,继而引燃室内可燃物,大量高温有毒烟气涌入室内。
调查发现,小区居民楼内的自动烟感报警系统虽然启动,但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没有及时发现和处置,导致熟睡的人们无法在第一时间发现火情,等到发现时,已经置身于危险之中。加上楼内的自动喷水灭火设施由于防冻调低水压,在火灾发生初期过程中自动喷水系统水量不足。架空层与天井之间相互连通,致使这栋高层居民住宅楼的600多位居民都被卷入险境。最终导致楼内住户房间内的15人遇难。
2025年10月31日,南京市雨花台区人民法院对涉嫌构成失火罪和重大责任事故罪的涉事电动自行车车主郜某、南京新鸿运物业管理股份有限公司岱善项目部主任刘某等9名被告人进行了公开开庭审理,择日宣判。起火锂电池生产销售商余某于2025年5月23日到期解除取保候审强制措施,公安机关仍在对其立案侦查中。涉事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物业服务等7家企业,由政府相关部门依法依规进行处理。纪检监察机关对事故中负有责任的公职人员进行党纪政务处分。 据央视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