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商报)

11月8日,在世界互联网大会期间,浙江省桐乡市乌镇大道路口完成了一次全国首例交通信号与无人驾驶装备的联动测试。桐乡车路云一体化工作组联合无人车企业九识智能,首次实现了交通信号动态数据与无人驾驶装备的实时互联互通,标志着我国车路云一体化建设迈出关键一步。
测试现场,一辆大货车停在路口前方,遮挡了后方无人车的视线。尽管无法通过车载传感器看到已亮起的绿灯,但无人车仍保持平稳行驶,在前车启动的同时顺利通过路口。这一“老司机”般“丝滑”的驾驶动作,正是交通控制信号数据成功下发并被无人车识别后的运行结果。

目前,智能网联汽车行业普遍采用以车载感知为主的“单车智能”路径,通过摄像头、激光雷达等设备获取道路环境信息。该方式虽能满足多数场景,但在信号灯被遮挡、临时交通管制等复杂路况下仍存在局限。通过“车—路—云”一体化系统,车辆可在获取感知数据的同时,接收来自路端的实时信号信息,从而提升通行权识别、风险感知和路径规划能力,显著提高道路交通的安全性与通行效率。
据介绍,在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的指导下,九识智能联合桐乡车路云一体化工作组开展信号数据接入测试,并成功打通了“车—路—云”数据链路。通过这一系统,无人车能够将来自路端的信号信息与自身感知结果融合处理,实现对复杂交通场景的智能应对。
“九识智能的无人驾驶技术始终以安全稳定为首要目标。”九识智能联合创始人朱伟铖表示,“目前,我们的自动驾驶技术已经实现了对道路环境的精准感知,为无人车安全行驶提供技术底座。在车路云一体化系统的加持下,车辆能够获得更全面的道路信息,实现更高水平的安全协同。未来,九识智能将继续发挥在自动驾驶领域的技术优势,在各级政府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全国更多城市的车路云一体化建设,向更高层次、更深领域发展。”
当前,九识智能在全国300多座城市运营的超万台无人车主要服务于快递物流、同城配送领域。未来,结合车路云一体化系统,其生态车型还将在道路巡检、燃气巡检、安防巡检等多类场景拓展应用,成为智慧交通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
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智慧交通总监王玉焕表示,“交通信号灯信息服务”是车路云一体化十大功能场景之一,凭借其标准支撑相对完善、应用需求明确等优势,已成为当前最具代表性、最易规模化落地的典型场景。此次在功能型无人车上的成功部署,为该功能在更多城市、更广车型中的推广应用提供了可复制的技术路径与实践范本,有力推动“车路云一体化”功能应用向量产化、规模化发展。

今年7月,工信部、公安部等多部门联合公布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名单,杭州—桐乡—德清联合体成为全国仅有的两个以联合体形式入选的试点之一。目前,国家层面相关标准正加速完善。《道路交通车路协同信息服务通用技术要求》(GA/T 2151—2024)于2025年1月1日实施,明确了交通管控信息在车联网领域应用的数据接口规范。
业内人士认为,此次测试不仅标志着桐乡在车路云一体化领域实现新突破,也展示了我国企业在智能网联关键技术上的创新实力。九识智能作为参与研发与落地的核心企业,正通过持续的技术投入与场景实践,为智慧交通建设提供“中国方案”,助力车路云一体化从示范走向规模化、产业化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