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杭州11月8日讯(记者张晓)11月8日,在2025年世界互联网大会乌镇峰会互联网企业家论坛圆桌对话环节,与会嘉宾围绕人工智能时代的企业发展进行深入讨论。
技术快速迭代、行业高速发展,一些互联网企业其兴也勃,其亡也忽。如何坚持长期主义、实现持续发展,成为企业必须思考的问题。
“互联网在技术上是开放互联,在产业上是合作共赢,平台、生产者和用户都能从中受益。”清华大学网络科学与网络空间研究院教授王继龙认为,数据倒卖、电商杀熟等引发信任危机,因此坚守安全可信底线很重要,优秀企业应肩负起社会责任,才能实现长期发展。
董事长范渊认为,事关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最考验的是企业价值观。价值观是企业的文化沉淀,无论是实现阶段性创新还是追求长期生存发展,都要坚守价值观。
科技创新是互联网企业的生存之本、发展之道。如何实现更高质量的创新,是摆在企业面前的必答题。
“要敢于承受失败的代价。”中国美国商会会长何迈可直言,实践证明,无论是百年企业还是初创公司,往往经历多次探索才能取得成功,因此企业推动创新不仅要有实力、人才、文化,更要有足够的资金和经验来承受失败。
“中小企业与大企业相比,技术与人才优势相对较弱,应加强与科研机构合作,建立相互了解和信任的合作机制,推动技术、产品与人才的双向流动,实现技术创新与产业创新融合。”王继龙表示,一方面,科研机构在专利和科研装置方面具备优势,能为中小企业提供技术支持,以及创新实验所需的科技基础设施;另一方面,科研机构也需要通过企业获取宝贵的一线经验,了解实践中的真问题,反哺技术理论创新。
人工智能浪潮席卷全球,积极迎接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与挑战,成为互联网企业绕不开的发展路径。润泽智算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周超男认为,面对人工智能带来的挑战,互联网企业不应感到恐惧,而是要主动适应、不断学习,积极拥抱技术发展趋势。
“人工智能为企业带来更多机遇与可能。”何迈可说,人工智能已经应用于医疗、养老等多领域,持续提升企业服务质量。同时,技术发展也释放出许多研发岗位,有效释放劳动者的创造能力。
“内容伪造、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发展中的问题同样需要重视。”范渊说,人工智能黑灰产业治理难度较大,用AI治理AI,将是未来技术治理的重要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