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中轴线”全线贯通


  昨天,北京地铁8号线大红门站正式投用。 本报记者 邓伟摄  昨天,北京地铁8号线大红门站正式投用。 本报记者 邓伟摄

  本报讯(记者 孙宏阳)贯穿京城南北的“地下中轴线”,终于全线贯通了!11月8日首班车起,北京地铁8号线大红门站正式开通,实现与10号线的双向换乘,10号线再添一座换乘站。开通首日,记者探访发现,新站首批乘客除了周边居民,还有不少乘坐地铁打卡中轴线的外地游客。经测算,大红门站10号线换乘8号线,用时约三分半。

  8号线大红门站内,充满了中轴线元素。站厅连接C口通道处,朱红色的“宫门”格外吸睛。站厅墙壁上,立体的大红门艺术造型极具古韵,在延伸的红色线条中,穿插着与大红门相关的诗句。

  “过去,从10号线首经贸站上车去鸟巢,我要一直坐到北土城站,坐半圈10号线,出了站还要骑车。大红门站开通,直接就可以换乘,太方便了!”乘客潗俊贤说,这条线路的开通,极大地方便了像他这样的南城居民。

  除了前来探线的周边居民,新站内还迎来了一批外地游客。“8号线沿线景点特别多,坐着地铁打卡,省时省力。”山西游客王宇开心地说,他计划和家人一天内打卡前门、还有南锣鼓巷。

  记者从市交通委、市重大项目办获悉,地铁8号线是北京轨道交通线网中的骨干线路,北起昌平朱辛庄,南至大兴瀛海,共设35座车站,途经奥林匹克公园、什刹海、前门、天桥等地,与城市中轴线走向高度契合,被称为“地下中轴线”。

  此前,8号线大红门站因换乘通道及出口尚未建成而暂缓开通,列车通过不停车。此次开通,彻底解决了该站无法换乘10号线的“瓶颈”,为中心城区往返丰台、大兴等城南区域的市民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出行选择,进一步缓解地面交通压力。

  大红门站采用“地下换乘+综合接驳”模式,乘客从C口进站后,可直接通过地下通道选择8号线或10号线,实现“免出站、零绕行”便捷换乘。改造后的C口向南拓展,增设自动扶梯、无障碍电梯和宽敞通道,全面提升乘客通行体验。

  开通首日,记者探访时实地测算,从大红门站10号线站台中部出发,搭乘扶梯上楼,通过站厅、换乘通道,再坐扶梯下行就可来到8号线站台,用时大概三分半,全程可实现无障碍通行。

  市重大项目办相关负责人介绍,大红门站建成投用实现了两条骨干线路的有效衔接,可显著提升南北向通勤效率,为缓解南中轴线地区交通压力、推动城市功能优化布局提供了有力支撑。同时,进一步完善了本市轨道交通线网,为大红门地区发展注入新活力。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