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囊谦红盐产品借助直播拓展销路。

囊谦的芫根丰收了。
西海新闻记者 莫青 文/图
“今天我带来的是一款新产品——黑青稞饼干。”10月28日,在《种地吧》“十个勤天”直播助农活动上,玉树藏族自治州囊谦县产业园区负责人欧金在直播间向网友介绍黑青稞饼干。不一会儿,交易数字不断飙升,万余盒囊谦黑青稞饼干销售一空。
在青海南部的囊谦县,爆款综艺《种地吧》遇到高原特产,土特产借势出圈,铺就一条乡村振兴的星光大道。芫根、红盐蒸汽眼罩、黑青稞饼干轮番冲上热搜,直播间多次秒空,最终创下销售总额1060.2万元的佳绩。其中,“高原珍宝”红盐系列爆卖18万单,“高原人参”芫根系列产品热销3.8万单,黑青稞饼干也以3.9万单的成绩展现出高原作物惊人的市场潜力。
“三驾马车” 拉出产业新矩阵
这不是囊谦第一次借力出圈。今年3月,囊谦芫根初登《种地吧》“十个勤天”淘宝直播间,便创下“1秒售罄3万件”的纪录,单场销售额突破190万元。5个月后的“518爱侬日”,囊谦再下一城,4万份芫根一秒抢空,专属直播间销售额飙至500万元,惠及4000多户农牧民。
从3月的190万元,到5月的500万元,再到10月的破千万元,7个月时间,囊谦用“综艺IP+助农”模式,实现了土特产向“金疙瘩”的华丽转身。
亮眼的直播成绩单,离不开囊谦精心打造的三大特色产品矩阵。囊谦县藏着哪些宝藏产品?产业园相关负责人如数家珍:囊谦县拥有丰富的盐矿资源,目前已发现盐泉29处,其中有8处建为盐场。全县坚持“以盐为媒”,开发出“青南红盐”系列产品,包括红盐洗手液、红盐沐浴露、红盐洗发露等。
芫根是囊谦县的特色,具有药食同源的特质,被誉为“高原人参”。芫根浓缩饮料在《种地吧》节目中获得广泛关注,成为直播间的热销产品。
黑青稞系列也是热销品,囊谦县素有“玉树粮仓”的美称,是玉树州农产品主要供给地。全县实施“囊谦黑青稞”品牌战略,黑青稞饼干等深加工产品展现出巨大的市场潜力。
在海拔近4000米的囊谦县,曾因传统牧业独大而被贴上“产业空白”标签的高原土地,如今正上演一场产业变革的奇迹。短短几年间,乡村振兴产业园、现代农业产业园、物流园区三大园区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以“三驾马车”之势重构产业版图,成为撬动高原经济转型的强劲引擎。
多管齐下 拓宽农牧民增收路
囊谦的乡村振兴,不止于产业园。2022年以来,囊谦县多措并举,全力促进农牧民增收。在提高工资性收入方面,囊谦县加大对藏黑陶、嘛呢石刻、唐卡绘制等特色手工业的扶持力度,并落实就业帮扶政策。
产业园区的一份报告中显示:今年以来,直播助农带动就业200余人次,人均月工资达4000余元。随着助农成效逐步显现,截至目前,已实现群众分红30万元,让群众切实共享产业发展红利,激发群众参与特色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囊谦县还探索创集群农业生产社会化服务模式,让种田变得轻松,也让农户收益最大化。2024年,通过产业集群建立了农机社会化服务点,社会化服务带动农民573户,参与集群建设的农民人均增收百余元。
“农体文旅商”融合 激活长效发展动能
今年以来,囊谦县紧紧依托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定点帮扶的优势,主动对接爱奇艺劳作纪实节目《种地吧》,成功达成深度合作并签订为期3年的合作协议。在此基础上,创新探索建立“综艺IP+助农”特色模式,有效推动县域农畜产品“活”起来、“走”出去,切实打通当地特色产品市场流通渠道,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同时,以直播出圈为契机,全力推动“农体文旅商”深度融合。2024年5月,囊谦县举办“农体文旅商”融合发展暨绿色有机农畜产品展销推介活动,地域歌舞、传统体育轮番登场,既丰富了群众生活,也将体育“流量”转化为消费“增量”。活动累计吸引两万人次参与,销售额突破27万元。
囊谦县相关负责人表示,囊谦县紧紧围绕“打造绿色有机农畜产品输出地”的目标,以“玉树牦牛”区域公用品牌为引领,全力打造特色优势产业,提升品牌知名度与市场竞争力。
从藏黑陶到蔬菜大棚,从红盐研发到芫根爆火,囊谦县正一步步将地域资源转化为品牌实力。在“农体文旅商”融合发展战略的推动下,这座高原小城,阔步走向产业振兴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