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评线】荔枝网评:封关启新程,开放谱新篇


特约评论员/王冰

南海之滨,潮起帆扬。11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三亚听取自由贸易港建设工作汇报时发表重要讲话,为即将迎来全岛封关运作的海南自由贸易港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作为党中央着眼新时代全面深化改革开放作出的重大决策,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不仅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实践,更是中国坚定不移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生动写照。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高质量高标准建设自由贸易港”,把海南自由贸易港打造成展示中国风范的靓丽名片。从2018年党中央郑重宣布建设海南自贸港,到2020年《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公布,再到2025年12月18日即将启动的全岛封关运作,七年多来,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稳步推进,一系列制度型开放举措从蓝图变为现实。自2018年建设启动以来,海南累计推出18批152项制度创新案例,逐步构建起“零关税、低税率、简税制”和“五自由便利一安全有序流动”的政策体系。截至2025年9月,“零关税”三张清单进口货值达270.6亿元,减免税款50.9亿元,加工增值免关税政策累计内销110.8亿元,免征关税8.6亿元,这些实打实的数据彰显了自由贸易港政策的强大红利和发展活力。

高标准建设海南自由贸易港,核心在于构建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海南自由贸易港作为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交汇点,始终坚持以开放促改革、以改革谋发展。2018年以来,自由贸易港新设外商投资企业数量年均增速达65%,利用外资规模跻身全国前列,成为吸引全球投资的“强磁场”。从海口-迪拜航线开通到洋浦-阿布扎比姊妹港合作,从欧洲企业踊跃参与自由贸易港建设到外国驻华大使盛赞海南发展生机,海南自由贸易港的“国际朋友圈”持续扩容,彰显了中国与世界共享发展机遇的真诚意愿。在全球经济面临多重挑战的背景下,海南自由贸易港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不仅突破了现有自贸开放水平,更为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注入了中国动能。

产业兴则港兴,高质量发展是自由贸易港建设的生命线。海南立足热带“温度”、海洋“深度”、近赤道“纬度”三大优势,加快构建“4+3+3”现代化产业体系,在新能源、生物科技、航空航天等高新领域深耕细作,建成中国首个商业航天发射场,打造深海科技策源地,发展热带特色高效农业,推动新质生产力不断壮大。同时,海南牢固树立“全国一盘棋”思想,加强与粤港澳大湾区、京津冀、长三角等区域联动,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在国内国际双循环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交汇点作用。

安全是发展的前提,发展是安全的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越是扩大开放,越要统筹发展和安全,牢牢守住安全底线”,为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划定了底线思维。海南自由贸易港在推进高水平开放过程中,坚持先立后破、不立不破,科学有序安排开放节奏,加强风险识别和防范,牢牢守住安全底线。从完善反走私综合执法体系到构建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从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到构建更加开放的人才机制,海南在推进开放的每一步都注重筑牢安全屏障,确保自由贸易港建设稳扎稳打、行稳致远。

潮涌海天阔,风劲好扬帆。即将启动的全岛封关运作,是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迈向新阶段的重要标志,更是中国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的标志性举措。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要锚定“引领我国新时代对外开放的重要门户”的战略目标,持续深化改革创新,稳步扩大制度型开放,统筹发展和安全,让这座南海明珠在新时代绽放更加耀眼的光芒,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和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贡献更大力量。(王冰)

【责任编辑:姜梓梓】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