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派江南如何建?金山新元村来作答:村民有劲头,乡村有奔头


(来源:上观新闻)

11月8日,以“沪派江南新元里,稻香秋意嘉年滑”为主题的活动在金山区枫泾镇新元村举行。活动融合了串马灯表演、沪剧表演、特产市集、稻田帐篷等亮点,将枫泾的非遗文化和新元村的“秋收果” “秋收味”安放于稻田中,在泥土的芬芳与稻穗的摇曳中,共鉴沪派江南的金秋丰收之美。

作为沪派江南建设的首发样本,新元村此次活动以 “烟雨江南 + 田野实景” 为底色,实现规划理念与乡村本真的深度对话。活动打破设计图纸与现实场景的壁垒,将农民画中的乡土意境转化为可感知的沉浸式体验,凸显 “田村相融” 的核心特质。随着金黄稻谷入篮,枫泾大米正式开丰,作为金山区水稻种植面积最大的镇,枫泾镇今年播种秋粮 3.985 万亩,近年来更不断延伸产业链,形成以稻米加工销售为支撑、米制食品为拓展的一二三产融合发展格局。

活动现场洋溢着丰收的烟火气:冒着热气的软糯粽子、咖啡与稻米醇香交织的米咖、外酥内软的地道塌饼,各类大米延伸美食引得游客村民排起长队;应季秋收展区则琳琅满目,金黄柿子、多汁橘子与时令果蔬、杂粮谷物整齐陈列,既展现了富足的丰收图景,也让人们沉浸式感受田园农耕的纯粹风味。

为进一步推动枫泾农业发展,活动当天,上海农商银行金山支行与上海丁义兴食品股份有限公司举行了授信仪式。作为服务“三农”的金融主力军,上海农商银行金山支行持续以金融活水精准支持农业生产;而作为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丁义兴公司则依托本土优势,以匠心与创新带动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活动现场,文艺表演巧妙融合新元村的历史与现代,沪剧《阿必大回娘家》、小品《这块田的秘密》以及传统串马灯表演,唤起村民对民俗的记忆。随后,“上海农商银行”杯农耕运动会将气氛推向高潮,扁担运稻、趣味拔河等项目让村民和游客在运动中体验农耕的辛劳与喜悦。游客顾小姐表示,活动既让人感受到沪派江南的美好氛围,也体验了农耕乐趣。

当前,作为沪派江南营造15个试点之一的新元村,其建设已迈入从规划蓝图到精细落地的关键阶段,首发区市级土地整治项目将于今年年底动工。该项目总面积182.23公顷、投资超6千万元,将以 “低干预” 理念守护圩田肌理,秉持 “修旧如旧” 原则推进建设。枫泾镇规划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新元村是 “活着的圩田标本”,整治并非 “推倒重来” 而是 “锦上添花”,例如修复湿地时连通溇沼、荷塘等六种湿地,研学驿站木板路架于芦苇丛边,最大程度减少对自然的干扰。

在规划中,“新旧共生”的设计贯穿始终。闲置农房将改造为非遗传习工坊,百年小学将变身圩田研学中心,让孩子在模型与农田间感受耕读文化。湿地修复也将串联六类湿地形态,研学步道架设于芦苇丛边,最大限度减少对自然肌理的干扰。“不仅要让村容好看、村民舒心,更要让文化传下去。”新元村党总支书记沈伟峰强调,完工后将组织村民志愿者队伍守护家园,并通过农文旅融合,吸引青年创客、活化非遗资源,将这片土地打造为传承“沪派农耕文化”的重要窗口。

原标题:《沪派江南如何建?金山新元村来作答:村民有劲头,乡村有奔头》

栏目主编:徐晶卉

来源:作者:文汇报 商慧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