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变革藏着大民生


(来源:内蒙古日报)

转自:内蒙古日报

◎周旭

  近段时间,包头市各旗县区、委办局的“一把手”轮流走进12345热线中心,接听群众来电,现场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这种零距离听民声、解民忧的表率与担当,让群众反映诉求直截了当,政府应答不绕圈子。

  诉求绕弯子,民心就打褶子;办事不兜圈子,信任才扎根子。过去,“热线接了转、转了等”的循环让群众心焦又无奈,层级传导的损耗、部门分割的梗阻,让民生诉求在周转中被拖延、打折扣。如今,包头市推动旗县区、委办局的“一把手”直面群众,本质上是用权力“下沉”替代流程“上浮”,用“直通车”模式取代“中转站”机制。这种变革彻底拆除了层级转办的“缓冲带”,打通了各部门推诿的“中梗阻”,让群众的每一项诉求都能精准抵达决策层,从源头上解决了“问题转圈”的治理难题。

  响应诉求不绕弯,群众办事才心安。群众的心安从不是抽象的感受,而是诉求被重视、问题被解决的踏实感。包头市用“接诉即办”的效率诠释了人民至上的执政理念:“一把手”在热线端当场调度资源,让多头跑、反复问的困境得以破解;“小事快办、急事急办、难事联办”的要求,让民生关切不再等待。这背后体现出群众的“心安指数”与政府的“响应速度”成正比。不用群众追着问题跑,而是让问题跟着责任走,这种主动作为的姿态,让“踏踏实实看结果”取代了“坐立难安盼回复”,让政务服务的温度直抵人心。

  一场治理变革的价值,不在一时热度而在长久坚持。包头市的创新绝非“一阵风”式的作秀,而是构建起了“一把手”带头、多部门协同、全社会监督的制度闭环。当政务直面民生、流程删繁就简、责任闭环落实,群众收获的不仅是问题的解决,更是对政府的信任与认同。这种以民心为导向的治理变革,既擦亮了城市的温暖底色,也让“民有所呼”真正成为“政有所为”的风向标。


评论列表 0

暂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