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来源:国际金融报
大语文教育体系的开创者,如今面临增收不增利的严峻考验。
近日,豆神教育科技(北京)股份有限公司(下称“豆神教育”)披露截至2025年9月30日的第三季度报告。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公司实现营业收入7.76亿元,同比增长39.36%;归母净利润9177.18万元,同比下降17.23%;扣非净利润4394.61万元,同比下降59.97%。
其中,第三季度,豆神教育单季营收同比大增44.05%至3.27亿元;但归母净亏损1209.8万元,同比下滑128.96%,上年同期录得4178万元,由盈转亏。
营销吞噬利润
具体来看,豆神教育的业务分为艺术类学习服务业务、直播电商业务、文旅游研学业务、智慧教育服务业务以及人工智能(AI)教育业务五大板块。
对于本期营收增长,豆神教育在财报中表示,系公司主要业务教育产品销售及服务本期实现营业收入较上期增长较大,2024年下半年公司开展新的业务模式,并在今年加大市场推广投入,扩充C端客群体量,并进一步拓展To B端客户,促使公司教育产品销售及服务本期金额较上期增加。
然而,需注意的是,营收指标维持增长之际,豆神教育的净利润并未随之增长。尤其第三季度,公司单季净利润录得亏损。对此,豆神教育在财报中解释称,本期净利润较上期有所下降,系因公司在新业务模式下,加大了对于市场的推广,导致销售费用大幅增加、主营业务成本减少,故在新业务模式下本期净利润较上年同期净利润下降。
换言之,豆神教育当前仍处于“烧钱换增长”的模式中。事实上,近年来,在线教育行业普遍困于获客成本高,即用户买量成本持续走高,但转化效果下降。
而豆神教育净利润的下滑与急剧提高的营销费用不无关系。财报显示,今年前三季度,豆神教育销售费用为4.64亿元,较上年同期的1.16亿元,暴增300.15%。值得一提的是,销售费用大增的同时,豆神教育的研发费用由上年同期的1473.42万元下降至328.62万元,减少77.70%。
另外,受销售费用大幅增加影响,豆神教育本期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为-2.39亿元,同比下降1078.85%。
对此,豆神教育在财报中表示,为顺应市场形势,公司的市场推广模式由合作推广模式逐渐转为自营推广模式且三季度继续加大了在新媒体平台的投放推广力度。这种推广模式的变化导致公司经营性现金流与历史期产生了变化,经营性现金支出前置与经营性现金的收回滞后导致了本期经营性现金净流入为负数。
重押AI能成吗?
豆神教育的发展历程可谓跌宕起伏。公开资料显示,该公司“灵魂人物”无疑为董事长窦昕。他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早年间投身教培领域,建立了以他本人为核心IP的大语文教培系统,在北京教育领域脱颖而出,先后创办北京高思教育集团,中文未来教育科技有限公司(下称“中文未来”)。
而豆神教育创立于1999年,前身为北京立思辰办公设备有限公司(下称“立思辰”);2009年,立思辰在深交所创业板首批上市,公司旗下两大业务为教育与信息安全科技;2018年,立思辰收购窦昕此前创建的中文未来;2019年,窦昕担任立思辰CEO,剥离信息安全业务,布局智慧教育、学科应用、教育服务;2020年,立思辰更名为豆神教育,据悉“豆神”二字即源自窦昕在教育领域广为人知的“窦神”‘;紧接着2021年,窦昕出任豆神教育董事长。
然而,过去几年,叠加“双减”政策等多重因素,豆神教育主营业务受到冲击。尽管公司曾积极寻找新的增长点,如2021年跟随新东方“东方甄选”,切入直播带货,但仍未阻挡公司持续亏损的颓势。
财报显示,2020—2023年,豆神教育扣非净亏损分别达26.44亿元、7.47亿元、6.50亿元、5.05亿元。2023年,豆神教育启动破产重组。彼时,公司一度负债超26亿元,债权人超过百家。2024年上半年,豆神教育实现了债务重组。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扣非净利润成功扭亏为盈,达1亿元。
需注意的是,完成重整后,窦昕将人工智能(AI)教育定为豆神教育的核心转型方向。过去一年,豆神教育在人工智能(AI)教育上动作频频。2024年,公司推出了融入AI辅助学习功能的轻AI美育通识课程;同年10月,公司还发布了自主研发的人工智能教育垂类大模型应用“豆神AI”。
今年7月,豆神教育又推出了AI+教育产品“超能训练场”。根据官方口径,该产品具备AI超人名师、建模互动、混合落实三大元素,具有堪比名师甚至超越名师的教学水准,能够量身定制学习策略,实现万人同时享受一对一策略化指导。
最新财报中,豆神强调,公司坚定人工智能(AI)领域探索与投入,致力于将AI技术融入教育教学场景,以实现教育创新并促进教育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双提升。但财报显示,“AI超能训练场”及“AI双师”产品第三季度累计收入达到约5000万元,仅占第三季单季收入比例的1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