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北京商报)
深化创业板改革、再融资储架发行……2025论坛年会上,新的改革预期密集披露。投资者保护、优化合格境外投资者准入等新举措也应声落地。从开立之初的“老八股”,到总市值突破100万亿元,A股市场在改革中稳定成长,市场生态愈发优化。
10月28日,A股再次见证历史。、、等3家公司集体鸣锣上市,科创板科创成长层纳新首批新注册企业。一路走来,A股市场以改革求变,演绎了太多的历史时刻。
从沪深主板,到创业板、科创板,再到北交所,设立科创板科创成长层以及箭在弦上的深化创业板改革,资本市场的板块改革正向纵深推进,形成错位发展、功能互补的多层次市场体系。
股票发行注册制由试点到全面推开,改革效应正加速显现。板块定位更加精准,企业上市的路径选择更明确、更广泛,制度包容性更强,更多的优质企业能够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实现跨越式发展,资本市场中的产业结构持续优化,资本市场服务实体经济质效双增。
聚焦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是资本市场改革的重头戏。“科技十六条”“科创板八条”等政策落地实施,优质科技型企业发行上市喜迎政策支持。“唯盈利论”已成过去式,硬科技含金量成为新的评价标准之一。摩尔线程的“闪电”过会证明,只要“含科量”足够高,就有机会驶入“快速道”。
改革不断释放红利,A股市场的质量和价值认可度双增。在资金端,“长钱长投”生态持续完善。监管层加快培育壮大长期资本、耐心资本、战略资本,推动和支持更多中长期资金入市。A股“活水”源源不断,日均2万亿元成交已成常态。
在并购端,“并购六条”激活并购重组市场活力,围绕新科技、新行业、新业态的市场化跨界并购案例增多,传统行业上市公司有机会通过转型焕发新生,科技企业间的并购重组实现了1+1>2的效果,上市公司投资价值迎来重估。
在监管端,强监管之下,严打财务造假、操纵市场、内幕交易等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全链条、立体化追责强化震慑效应,上市公司及董监高更守规矩。
在投资者端,最新出台23条举措加强中小投资者保护,从发行上市到日常交易再到终止上市,全过程考虑到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严厉打击侵害中小投资者利益的各类违法行为,维护市场“三公”原则,让投资者的安全感更足。
另外,严把入口关,动态强监管,让上市公司质量不断提升。与此同时,上市公司主动回馈投资者的意识不断加强,稳定分红、多频次分红,注销式回购频现,股民获得感更足。
以改革求变,用改革应变,市场各方多赢,中国资产亦在改革中持续实现价值的再重估。
北京商报评论员 董亮